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

  


  这就是中国哲学上著名的“尊德性,道问学”。意思是说,君子尊崇天赋的道德本性,把向别人请教学问、增进知识作为培养德性的道路。《中庸》认为,圣人之道是伟大的,它浩浩荡荡使万物生长发育,充满了天地。它非常繁荣昌盛,有300条原则、3000条规定,需要合适的人选才能够使它推行。所以说,假如不是具有最高品德的人,道就不会凝聚在他的身上。所以君子要尊崇天赋的道德本性,把增进学问作为培养德性的道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圣人之道能够凝聚在自己身上。
  因此,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目的都是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后来成为两条不同的治学道路。宋代陆九渊把尊德性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应把心中天赋的道德本性树立起来,提出“先立乎其大者”;朱熹强调道问学,所以主张考察事物,以获得知识。朱熹认为,考察事物、获取知识,载于《大学》,是上古圣人的遗训,也是儒者求学的开端。只有先考察事物,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了知识,才能明辨是非,正确认识天理,按仁义的要求去做。陆九渊认为,天理就在人的心中,心就是天理。天理是个整体,不是可以分割成小块,让人一点一点得到的东西。要懂就完全懂,要不懂就完全不懂。朱熹让人从考察事物出发,只能得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并不能懂得天理。这样做,只能败坏圣人之道。
  陆九渊和朱熹关于尊德性和道问学的分歧,是两条求学道路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