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专访:《美籍教授丁玉澄谈中国科学种田》
[1976年08月]
香港《大公报》专访:《美籍教授丁玉澄谈中国科学种田》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八月八日刊登一篇专访,题目是《美籍遗传学教授丁玉澄谈中国科学种田》,摘要如下:
专门研究玉米遗传育种的美国波士顿大学遗传学教授丁玉澄,日前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谈述中国的玉米种植情况说:“目前,中国种植玉米的农田有百分之五十五都用上经改良品种的杂交种籽,使每亩玉米的年产量平均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这只是增产的开始。要是将来再配合更好的灌溉、施肥方法,产量增加两三倍也不足为奇。”他认为,中国今天确很重视以科学方法种田,看来农业生产建设是很有希望的。
丁玉澄教授在中国参观访问期间,曾先后到过北京农林科学院、上海农业科学院、湖南农学院等农林业科研单位,并且在所参观的人民公社的林场都看到了地区性的农林科研站,得到的印象是:“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中央或地区都大办有关农业科研单位,普及科学种田的方法,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他说,中央级的农业科研单位所研究的项目是多样化的。以北京的农林科学院为例,院内有很多个类别分得很细的研究所,包括有研究玉米的研究所。研究所是与实验农场连在一块的。学员、研究生、研究员以至讲师、教授都要到实验农场以及每年有一定时间到农村去参加工作,研究和实践栽种植物和农作物的方法,并进行改良种籽的工作。农民也是搞农业科研的一分子,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环。农民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方案。搞农林业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与农民一起,共同进行研究、改进工作,逐步改善种植方法和种籽的质量,再予推广。
丁玉澄教授说,在北京农林科学院内,还设置有大量的科学仪器,帮助研究工作。他曾参观过的辐射研究室,就见到两个具有先进水平的CO60辐射仪。令人感到高兴的,是这仪器是中国的产品,其实,在农林学院的绝大部分的设置和仪器都是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哩!
丁玉澄教授说,中国研究改良种籽的工作分工很细。玉米和大米、麦子等都是其中的重点。除了具有规模的科研院外,公社农村对玉米的研究工作推展得很快,很普及。一般农民,还可以自己进行育种、改种工作。他们并与专家搞玉米杂交试验工作,提高玉米品质。
他列举了一些农民成功地培育了新的玉米品种的例子。他说:“河南的双八人民公社和五里杨人民公社的社员,与河南农学院的师生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就开始共同研究培植新的玉米品种,通过两年的反复试验和研究,培育出一种优质的杂交玉米,叫‘单交二十四’,并在湖南等地广泛的大量种植,效果很好。北京的东北旺人民公社所搞的“京北十号”和“京黄九号”杂交玉米,产量很高,每年的产量达到一千三百斤。可以说,中国在玉米培育方面的研究真是遍地开花。”
丁玉澄又说,中国在玉米杂交研究工作上基本是以玉米与玉米杂交或以玉米与类玉米杂交(属草科,杂交后的颗粒是黑色的,果实较硬),而经过改良种籽的杂交玉米已有数十种,并在中国广大的玉米种植地区推广。中国现时所种植的杂交玉米有好几个特点:(一)产量增加。目前,植上新的杂交玉米田平均一亩每年增产百分之三十左右。(二)抗病力量很强。玉米一般所遇的疾病是叶斑病。这种疾病对玉米的生长很有影响,可能使生产减低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中国今天已使玉米却除了这种病,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三)杂交玉米的适应性很强,可以抵抗如连下几天雨或发生干旱等突变性气候的情况。(四)经过杂交以后,玉米由原来的六、七尺的高度,缩短为三至四呎左右,而且茎枝粗壮,可以抵受强风暴雨侵袭。(五)杂交玉米的密植程度高,从前一亩玉米田仅可栽上三千棵左右,经改良的则每亩可种上四千棵。(六)果实增加。以前一棵玉米只有一穗,如今已有二穗及三穗了。此外,杂交玉米的优点还有:所需水分不多,养料也可以少用一点,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软强。他说,尽管中国种植玉米的农田,如今有百分之五十五,都用上杂交种籽,产量在不断增加,但她仍在继续试验和发展,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全部的玉米农田用杂交种籽,达到每亩的年产量八百斤至一千斤。这是不难做到的。要是加强其他方面如灌溉、肥料方法上的配合,是有条件增产两至三倍的。
丁玉澄教授于七月初及其夫人陈月娥及子女一家四口到北京、上海、桂林、杭州、开封、郑州、衡阳及广州等地参观访问。这是他在解放后首次到中国旅行。看今天,想过去,使他不胜感慨。他说:“过去,国民党统治者不管人民死活,穷苦的人民不是因天灾而死,就是因没吃而饿死,更有不少人卖儿卖女,或沦为乞丐。反观今天,中国的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十分安定。对于这些转变,真使人印象难忘。”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6.08.20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