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美国《前卫》周刊记者沃尔德访华文章:《中国农业的步伐》 [1976年03月]

  

  美国《前卫》周刊记者沃尔德访华文章:《中国农业的步伐》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三月八日译载美国《前卫》周刊记者沃尔德写的访华文章,题目是《中国农业的步伐》,转载如下:
  
  中国的农民正在平整大山,从而迅速增加他们国家的农业生产。
  
  这是在广泛访问后,对中国农村面貌的一个最好总概括。中国农村正以巨大的步伐走向机械化,提高农村组织的社会主义成分。
  
  被夷平的大山,首先包括根除封建和资本主义思想,同时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是夺取其他一切成绩的先决条件:大片在美国会被视为无用的土地,在中国却是五谷丰登;农业生产的各个程序实现了机械化;地理条件欠佳的土地得以免受水旱之患。中国在迅速变化中
  
  对一个阔别十载的旅客来说,他立即会感觉到迅速的转变正在发展中。
  
  约在十年前,从北京机场通往市区的道路,可以看见交通运输颇为依赖畜力,甚至是人拉的木头车。现在,重型卡车到处可见,马车虽仍然广泛应用于农村,但已渐渐从市区消失了。
  
  即使是一个祈求看到进展的人,也会发现农村的转变,无论是速度或广度,都比他预料的还要大。机械化的速度是惊人的。当然,繁重体力劳动仍然存在,但是,一度是中国农民生存特点的艰苦的工序,都在逐步实现机械化。亚洲小农经济的传统特征:“一根扁担压弯了腰”这种景象,在我此行遍及数千里的中国农村大地上是很少见到了。手推木头车正由脚踏车或骡车代替,而这两者则由大小不一的卡车所更换掉。插秧机已广泛使用
  
  在田头到处都可以看到拖拉机。虽然,现在较多的还只是手扶拖拉机,但重型的农机已迅速应用到农村去。一个很突出的发展是机械插秧已多于人力插秧了。在我所参观的那些公社,机械插秧的比率已达百分之六十五。很明显地,到一九八○年基本实现机械化这一目标将可达到。
  
  插秧机由一部小型柴油机推动,而由三个人操纵。三个人指挥一部机器能够轻易地完成原来三十人的工作量。插秧是所有农业工作中最艰苦的一环。
  
  同样突出的,是这种插秧机正在农村中迅速地生产出来,一般是在县或公社级的工厂。在公社及其下两级(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现在已有了出乎意料之外的高度工业生产。在队的一级有很多能修理农机并生产农机零件的工厂。公社一级的工厂不单为城乡生产商品,也为出口贸易提供商品。很明显地,这些设在农村的工厂,是消灭城乡差别的总过程中的一部分。同样明显的是,随着机械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实际上成为有技术的工人。
  
  小型农机也应用到山坡梯田上。目前,在狭窄的梯田上只能采用小型农机,但中国也通过平整小山岗而大规模地把山地改变为适宜采用大型农机的耕地。每一年,中国农村的面貌都在发生着变化。每个冬天,农民的一个主要活动便是平整土地,改良灌溉设施等等。农村在迈向电气化
  
  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是农村的电气化。美国要迟到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才完成农村电气化,那时美国比半封建的中国要先进几个世纪。今天,在我所访问的各处农村都有输电线,没有一个地方的农民仍要用手戽水或用原始工具来灌溉。灌溉用水,无论来自井或运河,都是用电泵输送到水渠去的。电力也不单限于机器,而且还送到民居作照明之用。农村的电力供应还使公社医院能够采取现代医疗设备。
  
  最后,我们每到一处,当地革委会成员都指出在农村是政治挂帅,而毛泽东主席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强调要尊重农民并对他们攀登最高峰的能力要有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
  
  同时,没有人夸谈进步,而是强调不能以自满来对待所取得的成就,在前面还有更艰巨的任务。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6.03.10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