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记者塞登报道:《在北京街头,中美“友谊”冷淡》
[1975年12月]
美记者塞登报道:《在北京街头,中美“友谊”冷淡》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十二月二日刊登该报记者马修·塞登发自北京的一篇报道,题目是《在北京街头,中美“友谊”冷淡》,摘要如下:
在中国,对一位外国人来说,“了解人”是一个缓慢得使人失望的过程。
看来中国普通人民对于同他们先前的敌人美国人的友好充其量也是沉默寡言的。
看来许多人感到害怕和怀疑,有些人显然是不友好的。这可能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因为中美之间相互敌对的年头很长,而人们对此的感受又深,而且这种敌对的结束才仅仅四年时间。
尽管如此,这种冷淡的气氛在一位美国人在这里获得的初步印象中占了突出地位。正是这种气氛使得大部分常住北京的为数不多的外国人感到日子不好过和寂寞。
例如,一个会说中国话的美国人昨天独自在这个洁净、空气清新的城市里从早到晚自由自在地逛了一天,得到了如下的经历:
在吃早餐的时刻,这位外国人走进一家典型的工人小吃店,他很快就被请到靠墙角的一张空桌旁边。服务员说明中国的标准早餐是汤加烙饼,约需八美分,但是他对于这位外国人想攀谈几句的尝试没有给予热情的应答。
“别的外国人有时候来这里吃早餐吗?”
“有时候来。”
“美国总统今天到达这里,你听说了吗?”
“听说了。”
“你对这次访问有什么想法?”
他耸耸肩,一声没吭。
一位老太太进来了,在外国人坐的那张桌子旁边坐了下来。服务员要她坐到别处去。
当我在昨天其余时间在书店、服装店和食品市场闲逛时,商店服务员对我所问的问题都类似地也用一两个简短的字作答。
只有一个老人问这个外国人是哪国人,虽然他是用中国话回答的,但是看来几乎没有什么人感兴趣或者感到惊奇。
一家自行车店的服务员说,没有正式介绍信外国人不能租自行车。当我问一个值勤的军人一座特别漂亮的旧建筑物里边有什么东西时,他便厉声地说:“里边没有什么,你不能进去。”
照看五、六个小孩子的两名年轻妇女看到三个外国人走近她们时,急忙把孩子弄到两辆车子上,飞快地走掉了。
昨天令人愉快的时刻是这个美国人同一位自豪的老祖父谈他的可爱的一岁半的小孙女的时刻。当这个美国人拿他的孩子在走路和说话方面的进步同这个红脸蛋的中国女孩的本领作比较时,一群人聚在周围,面带笑容,很友好。然而,几分钟以后,几位在一旁看着的成年人看来开始感到有点儿神情紧张,于是那位仍然是笑嘻嘻的老人结束了这次谈话。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12.05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