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谢伟恩夫人访华观感:《向中国致敬》 [1975年11月]

  

  谢伟恩夫人访华观感:《向中国致敬》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一月一日刊登卡罗琳·谢伟思的一篇访华观感,题目是《向中国致敬》,摘要如下:
  
  没有粮食就没有一切,这是一句不言而喻的话。我的丈夫和我在中国度过了四月、五月和六月。在五月份的时候,当我们从北京旅行到遥远的云南省的湄公河(指澜沧江——本刊注)两岸时,我对中国的想法集中在粮食生产问题上。我们乘飞机,轮船和小型公共汽车旅行,但是我们旅行中的大部分时间是乘火车进行的。透过火车的玻璃窗子,我们能够看到一望无际的良田,夹杂着梯田,未开垦的山麓,偶尔还有一些作物稀疏的贫瘠的土地。
  
  在北方,田野里的冬小麦长得绿油油,正开始成熟;在中国中部,冬小麦已可以收割或者已经收割完了;在西南,第二季水稻正在插秧。
  
  整个中国正在进行机械化。没有人失业,中国人希望保持这种情况。在将来,机械化程度日益增加如何和全面就业相互结合起来仍然是一个将来的问题。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青年在中学毕业后就到农村去。
  
  在美国,我们吃的许多东西似乎是来自一个超级市场,农业主要是大企业,我们很难把我们吃的食物和个人的劳动联系起来。除去移民来的农业工人,一般地说,我们是不知道直接的粮食生产情况的。
  
  美国生产的粮食中的绝大部分是由占人口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的人耕种的,不象中国是由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八十五的人耕种的。除了在向苏联出售小麦的时候以外,在美国,一般是不知道粮食生产的绝对压倒一切的重要性的。
  
  在中国,不知道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可能的。当六月初我们回到北京时,冬小麦正好到了收割的时候。每一个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在谈论农业收成。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来说,这是一种使人兴奋的新经验。
  
  中学轮流停课,以便学生能够去附近的农村帮助收割小麦。在医院给我治病的医生一天告诉我说,第二天不用来了,因为他将到农村去“帮助收麦子”。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示,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也是出于自愿的。
  
  当我回想起三十年代,回想起困扰着中国的混乱、饥荒、疾病和无法忍受的贫穷时,从一九四九年以来所发生的改变是十分惊人的。
  
  三十年代,我在中国从来没有碰到任何一个人会想到中国能在短短的二十五年时间里从中世纪的悲惨境况发展到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实际上,当时每个人都认为,中国可能永远是“贫穷、落后和悲惨的”——对这样众多的没文化的人民(他们大多数是没有土地的农民)谁也没有办法。
  
  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的忘我劳动,它已走进了当代的世界。我认为,象我们这样一个为自己的工作道德而感到自豪的国家,是会了解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为它祝福的。
  
  (卡罗琳·谢伟思和他的丈夫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从一九三三年到一九四○年住在中国。约翰·斯图尔特·谢伟思曾经是国务院研究中国问题的著名专家)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11.2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