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日《产经新闻》文章:《不是对岸之火,日本卷入中苏对立》 [1975年11月]

  

  日《产经新闻》文章:《不是对岸之火,日本卷入中苏对立》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十一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不是对岸之火,日本卷入中苏对立》,摘要如下:
  
  北京疾呼“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定爆发”的声音从七月赫尔辛基欧安会议以后越来越高。而且说“主要战场”是在欧洲。
  
  北京疾呼世界战争危机的目的何在呢?据报道,最近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问中国时,中国方面强调美国对苏缓和政策的危险性。从此推测,似乎可以认为,这是警惕如果在欧洲的美苏缓和政策取得进展,苏联就会把军事余力转向中国而作的布局。
  
  目前的中苏对立已经同五十年代的两党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完全不同了。与六十年代两国的国家关系的对立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导权之争也不能同日而语了。何况把中苏对立只看作是边界军事紧张更是不符合现实的。
  
  中苏对立,如今已超出中苏两国间的关系这一范围,其实质已经是为扩大在国际政治中特别是在亚洲的影响,即争夺领导权的外交战。而且,双方要抛开美国的动向而作行动选择已经困难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苏对立已经具有把美国卷进去的新的结构。
  
  而且“主要战场”在亚洲。亚洲先进工业国日本就避免不了要成为中苏争夺战的主要目标。想把“反对霸权”写进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中去的中国的目的是从这样的战略设想出发的,就是在日美关系的坚强纽带和美中之间的“没有承认的外交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日中关系更加紧密,以筑起阻止苏联向亚洲扩大影响的“防洪堤”。
  
  这样,中苏对立以亚洲为“主要战场”,尤其是在带有争夺日本性质的现状下,也可以说,实质上日本已被纳入中苏对立的新的结构中去。
  
  中苏继续对立,对日本来说是有利的,这在过去乃是“常识”。但是,在目前这种结构下,日本只把这看作“对岸之火”是不行的,不得不被迫作出选择。这就典型地表现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谈判上。其选择如何,很可能对日本的安全保障产生重大的影响。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11.24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