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修一些书刊对《水浒》的评论摘录
[1975年09月]
苏修一些书刊对《水浒》的评论摘录
说《水浒》是“十四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书中所描写的梁山泊的“著名人民英雄是反对皇帝的统治和暴力的”
【本刊讯】下面是苏修一些书刊对《水浒》的评论的摘录:
《水浒》是十四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这部长篇小说首次通过现实主义形式,反映了反对地主和专制政权的压迫的中世纪农民起义(1119——1125年)。小说中具有在中国脍炙人口的为正义而斗争的人民战士形象的画廊。
《苏联大百科全书》,1957年版
在长篇小说《水浒》里,施耐庵塑造了起义营寨的英雄们的鲜明的令人难忘的形象。梁山泊营寨的主要英雄之一宋江的肖象,是以极大的艺术技巧刻划成的。据史料记载,宋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宋朝官方的历史中写着:“宣和三年(1122年)宋江犯淮阳并占数处”。(本刊注:据《宋史:徽宗本纪》,原文是“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江的名字在中国人民中间成为最有声望、最令人敬仰的名字之一。关于宋江及其率领的饶勇善战的队伍的英雄功迹,有很多传说,这些传说在许多世纪中口头流传下来。这些勇士们在力量悬殊的斗争中,表现了崇高的人类品质,他们以自己对生活的意愿,在实现目标上的勇敢和坚定,在危险面前的大无畏精神,在友情上的无私和忠诚等品质而博得人们的同情,吸引着读者。
H·P·费德林:《中国文学》,1959年版
众所周知,施耐庵在小说《水浒》中所描写的梁山泊的著名的人民英雄是反对皇帝的统治和暴力的,他们沿用《三国演义》中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话来作为誓言。同样众所周知,梁山泊的无所畏惧的战士们为关羽、张飞和刘备的兄弟义气的高尚榜样所感动,决心效法《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英雄们,“同心协力”,忠贞不渝。
H·P·费德林:《中国文学研究问题》,1974年版
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维护正义的好汉,他们帮助穷人和遭受屈辱的人。他们所以联合在一起,是因为爱自由,深信自己的正义性,憎恨执政的人。
《苏联百科辞典》,1958年版
起义者在小说中表现为无畏惧的英雄人物,他们既不考虑未来,又不考虑后果。这是反抗一切暴政的战士,是被压迫者的保护人。……
……所提到的人物自觉地同当时统治阶级的人物相对抗。这些人物的道德,正如某种健康的、纯朴的、光明磊落的品格,同封建主那种虚伪透顶、假仁假义的官方道德相对立。正是这种对立说明了这些小说(指《水浒》和《三国演义》)的起源,它们是在另一种社会环境之下创作出来的。
H·N·康拉德:《中国文学史概述》,载《中国文学选读》,1959年
现实主义地描写农民战争,应认为是这部小说的巨大成就。作者在全部小说中都强调一个思想,即一些被迫起来反抗封建制度的压迫和残酷剥削的起义者都是只把反对贪官污吏的斗争作为自己的目的,并且相信,只要消灭了这些贪官污吏,一切就将会好起来。起义者——无论是宋江本人,也无论是出身于被压迫阶层者,也无论是被统治阶级摒弃的,受命运作弄而逼上梁山的人——都天真地相信,背信弃义的执政者和官吏是蒙蔽着皇帝,违背着皇帝的意志来迫害和压榨人民的。作者巧妙地赋予自己的小说以光辉的文学形式,使他能以揭示出自己主人公的精神上的美德和魅力。
A·Ⅱ·罗加乔夫:《<水浒>俄译本后记》,1959年
作者并非是冷漠无情的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家,并非是他所处的当代社会各种生活过程的旁观者。在通读全书的过程中,读者信服地感到作者似乎在亲身积极参加他作品中所展开的斗争。无疑地,作者的同情是在起义者——一些受到不公正的欺凌、无辜地受贪官污吏迫害的人们的方面。作者赋予自己的主人公以最优秀的人类品质——忠诚、真诚、高尚、膂力过人、英勇、人道精神,以及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决心。作者通过他们的口大胆地抨击了当代社会制度,无情地谴责了残忍和专横,贪婪和贪赃枉法。在封建统治的最黑暗时期,能创作出象长篇小说《水浒》这样的艺术作品,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它的作者具有极大的公民勇敢精神。
A·Ⅱ·罗加乔夫:《<水浒>俄译本后记》,1959年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9.0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