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医学代表团团长在香港谈访华观感
[1975年08月]
菲医学代表团团长在香港谈访华观感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八月六日报道:
由菲律宾医疗委员会主席巴西菲科·马科斯率领的菲律宾医学代表团一行十六人,结束在我国的九天访问后,五日离广州经港返国。
巴西菲科·马科斯抵港后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菲律宾医学界人士在中菲建交之前,已经希望到中国访问,与中国医学界人士交流经验和考察中国的医疗发展情况。中菲建交后,双方加强了人民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使他们访华的愿望很快便实现了。
马科斯并表示,团员们对中国的医疗发展印象非常深刻,特别对在断肢再植、医治大面积烧伤和针刺麻醉三方面的成就尤为称许。
他说:“在上海,我们有机会见到以断肢再植手术蜚声国际的陈中伟医生,他向我们介绍了关于断肢再植手术的经验。
“在医治大面积烧伤方面,中国的成就非常了不起。在菲律宾,烧伤面积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伤者,已是无法可救,但在中国,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还可救治和复原。在未到中国访问之前,我已听过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但那时还不很相信,今次在上海一间医院,看过十二名这样的伤者在医生们细心的治疗下而逐渐康复,使我大开眼界。”
他还说,中国的针刺麻醉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把这项医术应用在手术里,既简单、省钱又较药物麻醉为安全,适合农村医疗上的使用。他们在访华期间,参观了多个针麻手术,包括替难产的孕妇取出婴儿的手术。他表示,“回到菲律宾后,把从中国获得关于这三方面的经验研究,应用到我们的医疗事业里。例如,中国在医治大面积烧伤上能有卓越的成就,是因为它努力提倡中西医结合,发展民间草药的研究和应用,把一种中草药制炼成医治烧伤疗效极高的药膏。我们在菲律宾也开始研究民间草药,因此,我们希望今后能与中国互相交流两国研究民间草药的经验。”
该团一位团员对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感受很大。他说:“每一个国家都遇到农村医生缺乏的难题,唯独中国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成千上万的城市医生自愿到农村去服务,并培养赤脚医生,成功地解决了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广大农民的医疗问题。在菲律宾,不少医生只从金钱着眼,而缺乏对社会低下阶层的服务,中国这个例子使我们看到医疗应为大多数人服务的重要性。”
马科斯认为中国在培育青少年这方面做得很好。他希望今后能学习中国的经验。他表示,新中国能在各方面都有所成就,是因为它能充分发挥集体能力和民主的精神,消灭了贫富悬殊的现象,因此人民都为建设新社会而付出最大的努力。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8.0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