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论《中国的挑战》
[1975年07月]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论《中国的挑战》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七月十五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中国的挑战》,摘要如下:
英·甘地夫人正在大谈“团结”和“纪律”,作为印度摆脱深重的经济困难的一个出路。而“团结”和“纪律”恰恰是印度的邻邦敌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强调的目标。上述事实具有一定程度的讽刺意味。当你在注视印度的民主危机——以及世界上的许多地区日益高涨的独裁主义——的时候,你会更加清晰地了解当代的进退两难的窘境:一个背着贫困、文盲多和封建社会制度的包袱的国家能不能在不诉诸独裁方法和力量的情况下自拔,从而进入二十世纪?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主国家”印度和由九亿人口组成的革命巨人中国之间作一个比较,好久以来一直是很流行的做法。所抱的希望一直是:印度最终将证明民主能够提供自由也能提供粮食。然而,在印度获得独立、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掌权之后四分之一世纪的今天,毛泽东的中国的挑战仍然是可怕的。其可怕之处不在于其军事力量或其咄咄逼人的对外政策——而是在于中国正在锻造的共产主义制度和它对发展中国家可能具有的号召力。
本报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文章证明中国已在经济上取得了值得赞扬的进展。它给人民解决了吃饭和穿衣的问题。
在有限的目标范围内,它的工业增长率一直是相当好的,而它是在不依靠外力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的。中国社会是团结的、有秩序和有纪律的。人民的力量都倾注到完成将有利于大家的国家目标上。
中国为取得这样的进展而正在付出的代价当然是政治上和理智上的自由的完全丧失。个人必须服从国家的需要。诚如中国的一位当代诗人令人寒心地表达的:“我愿当一个小小螺丝钉,他们愿意把我拧在哪里就拧在哪里,而且把我拧得紧紧的。……”。对那些懂得自由之可贵的人们来说,这样一种情绪是令人憎恶的。然而要向认为采取独裁方法能够更快解决问题的贫困落后的人民提出民主程序是很难的。许多穷国的迫切需要是:在给公民们以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的同时灌输对经济增长来说极为重要的遵守国家纪律和合作的精神。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7.1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