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访华报告:《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分之一世纪》(十二)
[1975年05月]
曼斯菲尔德访华报告:《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分之一世纪》(十二)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在“上海公报”三年以后西太平洋的情况比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要平和得多。不过在一九七四年六月,台湾还有五千一百四十五名美国军人留在那里。一九七三年确曾增派美国空军力量前往该岛。在“上海公报”签字以后,我们还同意让台湾同时生产美国F—5E式战斗机。
在台湾除了供实战的美国武装力量之外,还有一个美国军事顾问团,有官兵一百四十七人,一九七二年以来仅减员十八人。该团的基本目的是替在台湾的中国人出主意,装备并训练他们使之能最有效地对人民共和国的中国人作战。该团在本财政年度要花费美国纳税人大约三百六十万美元。美国还继续供应台湾武器,是通过长期、低息信贷购买的。一九七三年,即在作出“上海公报”的保证后的下一个财政年度,美国政府通过信贷卖给台湾的武器共计四千五百二十万美元;在一九七四财政年度,达六千万美元;本财政年度的军火信贷则预定为八千万美元。
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很难说是在实行“上海公报”中的明显的意图,这项公报预期我们在军事上从台湾和中国的内战中解脱出来,这一战争,从所有实际的目的来看,已在四分之一世纪多一点以前结束了。就“上海公报”而论,只要我们在台湾军事上卷入,我们就是卷在中国的内政中去了。照我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闪烁其词的次数已是太多了。把我们在台湾地区的军事姿态和一九七二年的尼克松一周协议一致起来是合乎本国的利益的。除了美国人民在维持和台湾的军事联系上的巨大花费之外,目前的作法还妨碍我们根据当前的现实协调在西太平洋的政策的能力。
除了军事这一面,我们的政策的其他方面也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举例说,几个月前,一位新大使被派往台湾。同样,在一九七四年台湾被允许在美国新开设两个领事馆,这使“上海公报”签订以来台湾在美国土地上新添了五个领事馆,分别设在:亚特兰大、堪萨斯市、波特兰、俄勒岗、关岛和美属萨摩亚。这说不上是和该人民共和国进行关系“正常化”的道路。政府仍然为美国在台湾的私人投资在颁发保证,仅在最近进出口银行就给了台湾二亿美元的贷款,按最低利息百分之六计算,并且保证为建设两座核电厂再加一亿美元。
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不能两者得兼。我们不能在加强和台湾自封的中国政府的联系的同时,指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展新的关系。“上海公报”是作为一项过渡性的安排而设计出来的;它并没有说我们的对华政策可以一直是双重性的、爱恶并存的。中国官员们明确宣告,在美国终止和台湾的外交关系之前,不可能实现关系正常化。最近有这样的建议,把台北的美国大使馆和在北京的美国联络处对换一下,即使是这种建议,中国人也认为是不能接受的。
中国领导人强调说,走向正常关系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通过“日本的公式”。必须看到,尽管日本人在外交关系上转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还能和台湾保持贸易关系。如果美国想要效法,这意味着终止和台湾的防御条约,从台湾撤走全部美国军队,以及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在美国,不时有人公开提出在所谓两个中国这样的办法下的一个独立的台湾的可能性。台湾当局和人民共和国有一点是看法一致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历史也并不能为一个独立的台湾这样的概念提供可信的依据。早在公元二世纪中国就有各种远征队前往台湾,中国向该岛移民早在六世纪就已开始。台湾在十四世纪归并为中国的一个省,在十六、十七世纪,大批中国人从福建、广东前去该岛。在清朝,台湾于十七世纪归并福建省,后来又分开另成一省。直到一八九五年五月八日,根据结束中日战争的马关条约的条款,该岛被割让给日本之前,中国人一直在台湾行使主权。日本对该岛实施管辖凡五十年。
一九四三年,美国、联合王国同意中国:“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按照这项保证,中国国民党部队于一九四五年接受在台湾的日本军队的投降。蒋介石在逃离大陆后,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在台北建立临时首都。
毫无问题,除开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日本占领期不算,台湾自从一六八三年以来一直是中国直属的一部分。早在二世纪,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就在该岛发扬光大。虽然一项两个中国的政策看起来可能是摆脱一个为难局面的容易的办法,但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且在尼克松—周恩来“上海公报”以后,我相信我国要采取这样一个步骤,如果不是不妥当的话,也是非常不可取的。照我看来,这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对西太平洋的稳定也不利。(十二)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5.04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