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赵浩生文章:《访古论今说西安》(中) [1975年05月]

  

  赵浩生文章:《访古论今说西安》(中)
  
  二十多年前我初访西安时,正是重阳季节。破落的古都,更加上满城风雨,情调分外凄凉。当时的西安是“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城外的道路更是破烂不堪。有一天我们坐着一辆破汽车以咏古的浪漫诗情去临潼游华清池,汽车蜗牛似的在泥泞中挣扎着蠕蠕前行,眼望着愁云深锁的骊山和空无一人的坝桥荒野,只感到悲从中来,游兴全消。
  
  这次,我们依然是在斜风细雨中前往,西安郊外却是麦浪千顷,坝桥的杨柳在春雨中显得格外清新。更使人惊喜的是,在我的记忆中无花的西安,如今一片绿野上,到处点缀着万紫千红,特别是那红得照眼的石榴花,把满目烟雨辉映得象一片彩霞的锦绣世界。
  
  上次,我们的破汽车不断陷入泥淖里走不动。这次,在宽阔平坦的古路上,就怕走得太快。我发现每个路口都树立着生动醒目的交通标语,像:“宁等三分,不抢一秒”“为革命开好安全车”“中途行驶,注意三先,确保安全”……等。我问司机这“三先”是什么意思,他说是“先看,先慢,先停”。二十多年前,我们在杳无人烟的荒野,惟恐汽车抛锚,叫天不应;今天,公路上充满了运货车、拖拉机和荷锄的工作队,大家注意的,是交通安全问题了。华清池畔谈“西安事变”上次,我们差不多用了半天时间才好容易到达临潼;但华清池的破落,实在使人大失所望。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所住的“五间厅”门上的弹洞尚在,但他当时狼狈逃跑的情况,向导却不敢吐实。我们也看到白居易用灵感和彩笔描绘的“杨妃池”,没想到那只是一个阴暗小屋中的一潭污水,使人甚至感到要掩鼻而过,绝无法想到“温泉水滑洗凝脂”的镜头。
  
  今天的华清池,是我们所读过的诗、词、歌、赋中所描写的华清宫的再现,不同的是,今天,徜徉在这亭台楼阁中的,不是“侍儿扶起娇无力”的一代妖姬,而是欢跃健康的工、农、兵。
  
  新的华清池是西安本地的一位设计家根据唐代的历史记述设计建筑的。大门是一列石阶导向一座伟丽大殿,殿中有六根红色巨柱擎托着宽畅的雕画穹顶。正中的墙上悬着一幅《江山如此多娇》的壁画,两旁是毛泽东所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长征》诗。
  
  我们坐在大殿里听向导介绍华清宫的历史和西安事变的经过,他把这段史实和当时蒋介石的狼狈嘴脸叙述得有声有色: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把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部队调到西安打共产党;但这些部队不愿打内战。蒋觉得他们不可靠,于是调集三十多万人马,亲自到西安,住在华清池的“五间厅”督战。张、杨先向蒋请愿抗日,蒋不同意,十二月十二日早上五点钟,张部的东北军包围了华清池实行兵谏。他们原要不发一枪一弹活捉蒋介石,但在行动中与蒋的卫队发生冲突。起义部队直捣“五间厅”时,发现蒋介石已不知去向,但看到他的假牙放在桌上,一只拖鞋丢在床下,被窝还是热的,知道他逃得不会太远,于是遍山搜索,发现他躲在一个石缝中。因为那块石头太小,他头藏在里面,身体却露在外面,就在这藏头露尾的情况下被揪了出来。
  
  蒋介石被捉后,张、杨并没有具体的处理办法,当即电告中共当局征求对策,在中共党中央的会议上,毛泽东分析这个事变可能造成两种结果:武力解决,内战必将继续下去,更助长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平解决,才有利于团结抗日。周恩来于十六日带着这个和平解决方案到西安,蒋介石被迫不得不接受联共抗日的条件。二十五号,张学良为表明其大无畏的爱国心迹,护送蒋介石飞回南京,内战危机得以避免,抗日战争得以发动,蒋的性命得以保全。
  
  事后,国民党企图把蒋介石描绘成“临难不惧”的英雄,但骊山上的那块石头是不能磨灭的历史见证,现在这里盖了一座“捉蒋亭”,游人到此,想到当年蒋介石在这里藏头露尾浑身哆嗦的惨像,一定会笑破肚皮。那天我的美国同事们听了向导的报告也都笑不可抑。周恩来谈起张学良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西安事变所造成的个人悲剧依然是此恨绵绵。
  
  事变中的主角之一杨虎城将军在抗战期间被关在重庆,一九四九年国民党自重庆撤退前将他处决。张学良则终生失去自由,虽生犹死。
  
  向导的报告也勾起我的一段回忆,这是我亲身经历,过去没有报道过的一段史实:
  
  一九四六年我在重庆做记者采访国共和谈,旁听过由各党派和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是在当时的“国民政府”大礼堂举行。有一天下午,讨论“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的总则所列条款:“团结一致,建设统一自由民主之新中国”,这时,中共代表周恩来起立发言,说明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团结的立场。周氏发言时,忽然传来一阵“立正”号响,大家都站起来,接着是一阵降旗音乐。礼毕坐下,周先生接着说下去,他说:“在刚才这几分钟的静默中,我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我的朋友,也是在座各位的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谈团结,这个人对团结的贡献最大。这个人,就是促成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张汉卿先生。我们怀念他,诚恳的希望他能早日获得自由。”他的声音充满着动人的感情,严肃的眼光扫射着全场。这时整个会议厅象死一般的沉寂。国民党代表孙科、张群、陈立夫、吴铁城、王世杰、邵力子等,在周氏讲话时一个个闭目阁眼满面羞惭。周氏辞毕,他们更面面相觑,一个也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和平老人”邵力子硬着头皮起立发言,他以“蒋先生和张汉卿先生的关系和一般长官与僚属的关系不同”作解释,才使国民党代表勉强下台。(中)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5.17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