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赵浩生文章:《访古论今说西安》(上) [1975年05月]

  

  赵浩生文章:《访古论今说西安》(上)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月刊五月号刊载赵浩生一文,题为《访古论今说西安》,转载如下:曾被人遗忘的名城二十多年前,我到过西安。西安,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万户萧索、一片黄土,这个曾经作过十一朝帝都的古城,就象一座被遗忘了几千年后发掘出来的历史遗物,除供人凭吊外,似乎一无所有。
  
  国民党当政几十年,只在这个历史的遗骨上搽了两点胭脂,就是一九三六年为迎接蒋介石巡行西北而建筑的西安车站和西京招待所。
  
  西安车站是在破窑洞、贫民区中盖起的一座宫殿建筑。蒋介石当年坐着外国造的专车到达,被人们簇拥着走进这座新厦,左顾右盼,连呼“好!好!”于是仪式完成,作用已尽,从此就再没有人理会这所房子了。
  
  西京招待所是当年西安唯一的“现代化”旅馆,专供要人下榻和周末舞会。此外还有蒋介石的“爱将”胡宗南的“长官司令部”等豪华禁区,当然只有特权阶级才能出入。我在解放前看到的西安,正象解放后在西安附近半坡村发现的原始公社社会的村落一样,雕零残破,满目凄凉。
  
  国民党之所以无视这个历史古都,完全是其与生俱来的殖民地意识形态使然。那时,南京的统治者,他们用以藏娇享受的安乐窝和贪污卖国的大本营,是在有租界保护下的上海。
  
  那时,南京的统治者中,只有一个来自西北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偶而梦呓般的提出“绿化西北”“十年万井”的口号!而他自己却早已乐不思陕,很少回老家。西安,从封建王朝没落到殖民地的蒋政权垮台,始终是一个万户萧索,一片黄土,被人遗忘的城市。长安古道的新生但在这一片黄土之下,不仅埋藏着秦砖汉瓦等文化瑰宝,更孕育着革命的种籽。第九世纪的黄巢,十七世纪的李自成,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变,都说明着在这千万年积垒的黄土层下,充满着革命的熔岩和无限的生机。
  
  二十多年前,中国大陆解放,这黄土层下革命的熔岩爆炸了。二十多年来,这爆炸所引发的无限生机,已在这黄土高原上开花结果。二十几年后我重游西安,所看到的是满目青葱一片生气,从物质建设到精神面貌,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火车上下来,我首先发现当年车站两边的破窑洞、贫民窟不见了,那幢宫殿式的建筑尚在,但已整旧如新。向导告诉我,现在是作票房用。在我记忆中西安的第一座“伟大”建筑竟成了个小票房,这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事。
  
  更不可想象的是二十多年来,大西安市的人口已从四十多万增加到二百五十万。这个一向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消费城市,如今成了一个生产城市和工业中心。
  
  旧西安只有几家小型破旧的面粉厂、纺织厂,新西安拥有钢铁、机械、电力、电器、建筑材料等大小工厂一千四百多个;由于陕西原是产棉区,二十多年棉产激增,这里也成了西北的纺织中心之一。
  
  二十多年前,于右任梦呓“绿化西北”“十年万井”;今天,仅仅陕西一省,就有大、中、小水库两百多个,机器水井十万多口,平均每口灌田二百亩,二十多年来已把这片荒芜和被遗忘的黄土层变成欣欣向荣的新生沃野。
  
  当年的西安,是一个只有历史幽灵出没的死城和终岁不闻丝竹声的边塞,而今却成了一个光彩生动年青健康的城市。过去只有两所大学一千多个学生的西安,现在有十三所大学,二百多个中学,秦腔、豫剧、京剧、歌剧、杂技团二十多个,大小医院和医疗站五十几所。
  
  二十多年前,整个西安市只有六辆小公共汽车。今天,市内外交通不但四通八达,而且所有车辆都是中国自己的产品。当地旅行社的负责人谈到这二十多年的变化时,依然谦称“西安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当然,他谈话的对象是第一次到中国旅行的美国人;对我这个旧地重游的中国人来说,西安不仅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更是一个使人想象不到的奇迹。这个旧日帝都给人的第一个宏伟印象,就是新车站广场。从这里看出去,是“十里长街流如水”的大道。这宽阔的大道上,人行道两侧和街心,栽着四排茂密的林木。中间的两条车道,可供四辆汽车并行。这宽阔的道路许多仍是长安古道;但平滑的柏油路面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绿树浓荫,却代表着改天换地的新生。不过这些新生的古道比起解放后开辟的道路来就显得渺小了。新的道路不但更宏伟、宽阔,而且行人道两边的绿树之后,已看不见黄色土墙,而是连绵不断的新式水泥建筑。这说明着,秦皇、汉武比起人民中国的规模气派,实在是输逊多矣。
  
  我们的上海牌大客车在这十里长街上开行时,我一面以惊喜的心情看着新西安,一面搜寻着旧记忆。我记忆中的另一“伟大”建筑西京招待所,好象是在市中心的一个十字路口,但车子经过了好几个十字路口,依然没有看到。
  
  当我要问向导时,车子已经驶进一座大花园,迎面矗立着两幢巨厦,这巨厦前的四个红色大字“西安宾馆”,已无声的回答了我的问题。看来,当年曾为一世之雄的西京招待所,早已被无数更新的建筑淹没了。
  
  将新比旧,访古论今,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撩起人们的无限感慨,对我这个旧地重游的人,有几处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上)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5.16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