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访华报告:《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分之一世纪》(十一)
[1975年05月]
曼斯菲尔德访华报告:《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分之一世纪》(十一)
我无从评价整个中国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情况。但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云南省的情况来看,人民共和国看来是决心要为少数民族谋利益和谋福利,并确保它们的文化。现行的制度只要使这些少数民族既能保留过去的精萃,又能参与现在的发展工作。一位农村的壮族领袖朴实地对我说:“毛主席是壮族人民的救星。”中国对待其少数民族的态度并不是实行“熔炉”论,而且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有意识地试图避免各种文化的同一化。
同我交谈过的少数民族代表似乎都认为他们是左右逢源——既保留了他们的老传统,又分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收益。正如白族领袖所说的那样:“解放后,一些历来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就人类历史而言,二十五年并不很长,我们仅仅是开始发展。同汉族相比,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不算大。我们还要紧紧赶上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的愿望是使各民族发展壮大,从而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祖国。”结束语
在旧中国,饥荒和瘟疫比比皆是,数以百万计的人流离失所。这种悲惨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造成这种惨境的政治制度也同样一去不复返了。依我看,历史是不会倒退的。从各种现象来看,公社里的家家户户和工厂里的工人都是中国社会革命的自愿参加者。
中国人民巨大的力量和才能都用于生产性的工作。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中国还是一个穷国。她的财富在于多才多艺的人民、丰富绚丽的文化和茂盛的自然资源,这一切都在一种政治制度下紧密地结合起来。而这种制度正向四分之一的人类提供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和一些福利。(二)美一中关系上海(公报)以来的道路
对我们在二次大战以来的对华政策一无所知就不可能理解当前美国和中国的关系。美国在朝鲜和中国人发生军事冲突以后就想要隔离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政策,在它和朝鲜久已没有干系以后,却还继续了二十个年头。这和我们支持在台湾岛上栖身的中华民国有关。有这样心照不宣然而是不现实的想法:那个政府有朝一日是会返回大陆去的。
这一政策的初衷是把这个人民共和国看作一个由苏联操纵的、莽撞而又强大的交战国,而北京则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斗争中的革命政府,试图在内战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为中国人民的需要胜任愉快地服务的政治和经济秩序。美国为搞遏制作出的努力,被认为是西方世界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中为要统治和剥削中国而作出的努力的一个延伸。
这一过时的政策是建立在对现实的一种歪曲和国内深刻的政治恐惧上面的,为之付出的代价无法估量。它所作出的臆断和估计错误是导致在朝鲜和中国进行对抗的一个因素。它是把二百五十万以上美国人引进东南亚这一危险的政治流沙中去的一个元素。三万三千美国人在朝鲜的丘陵和峡谷中丧命,五万五千人在印度支那的稻田和丛林里面捐躯。越南战争所花费的金钱和这一场冲突所造成的悲剧——对我们国家的团结的损害、对我们对我国政治体制的信念的损害以及对我们的经济制度的损害——相比就微不足道的了。
尼克松总统一九七二年的北京之行是回到现实和中国打交道的道路上的重要的一步。尼克松这一创举现在还被中国领导人誉为一项大胆和建设性的行动。尼克松一周的“上海公报”为重建关系提供了蓝图。该文件发表后的近三年来,和中国在贸易、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交流有所发展。那末和解的情况目前又如何呢?就如一位中国官员所说:“一般来讲,我们的关系是好的,是向前发展的。但我们是否已经满足了呢?我不能这样说。”台湾
台湾问题仍然是个僵持局面,这是上面这个既好又不好的估价的基本原因。在尼克松访华之前,我们的对华政策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命题上面的:从大陆逃往台湾的中国人是替中国亿万人说话的。时至今日,在台湾的政府仍然声称自己为中国政府,是唯一合法的中国政府。在技术上,这样的主张仍然为美国所承认。而且我们还仍然和这个政府结盟,而这个盟约据说是对付我们正在试图与之搞关系正常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上海公报”中有关台湾的规定如下述: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十一)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5.03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