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访华报告:《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分之一世纪》(十五)
[1975年05月]
曼斯菲尔德访华报告:《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四分之一世纪》(十五)
最惠国待遇对我们和中国的贸易可能产生的具体后果还不能肯定。很清楚,对目前这样规模的不平衡,它的作用将是极其微小的。不过,实际方面并不象所牵涉到的原则那样重要。我们在五十年代的政策的做法是把贸易变成一项政治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制定了各种法律堵塞和人民共和国的贸易并对这种贸易加以歧视。国会现已授权总统磋商协议,去终止这种歧视。最惠国税则待遇并不是一项殊遇;它在本共和国早期,就是标准美国贸易中的做法。现在如不能恢复这种做法,不管经济后果如何,其结果就是在中美关系中继续保持不必要的政治刺激物。
杰克逊修正案,它和移民自由有关,看来对中美和解关系不大。在人民共和国与香港之间,人们来来往往,流动相当大,然后是从香港往外移。中国和加拿大已达成协议,允许中国人去和他们住在加拿大的家属成员会合,和美国作出类似安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至于被冻结的资产和拒绝赔偿要求这个问题,美国私人要求人民共和国赔偿的在(中国)大陆上的财产损失约为一亿九千七百万美元,另外一方面,中国人提出一九五○年以来在美国被冻结的资产大约是八千万美元。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变成经济关系进一步正常化的巨大障碍。譬如说,它排除了直接建立银行和航运关系,以及中国的航空公司在美国的定期航空业务,因为中国人在美国的财产即使是临时留在美国的财产也可以受到私人在法律上的扣留。不过,必须指出,中国人看来对此并不过于关切,现在也并不急着要解决这个问题。交流
自从打破美中关系的僵局以来,教育和文化的交流已成为重建美中人民的联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这一点,“上海公报”是这样说的:
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
一九七二年以来,大约共有八千美国人访问了中国,其中大部分是华裔(访问中国的美国人中有福特总统,他是一九七二年作为众院少数党领袖前去中国的——原注)。一九七二至一九七四年间,美国根据交流的安排,一共派出二十个各式各样的代表团,包括从篮球队到大学校长,去中国访问。中国方面访问我国的团体有沈阳杂技团、新闻工作者、农业科学家和医生(两国专家的名单以及根据双边安排访华的美国国会议员名单见附录E和F——原注)。这些交流对增加两国之间了解和改进两国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有意义的贡献。中国对目前的交流的级别和范围看来是满意的,但并没有否定扩大这个交流,“如果这符合每一方的需要……”
至于游览观光,作这一类要求的完全是学者方面的。在渥太华的中国大使馆和在华盛顿的联络处,访问中国的申请书有泛滥之势,但正如前述,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主要是祖先为中国人的美国人取得了签证。也有一些情况不同的美国人作了私人访问——有新闻工作者、科学家、商人、教育家和其他。不过中国对可能是外汇收入来源的游览事业不感兴趣。在观光游览这一范畴内访问过中国的唯一的大型的美国团体是去春乘坐邮船“法国号”和“维恩达姆号”到广州游历的人,那两条船曾为此在香港停泊。中国的旅馆、翻译事业、汽车运输以及其他旅游事业的必要设施有限。正在到处建造更多的旅馆居住面积,但这种扩充主要是接待因官方或半官方的目的到中国去的中国旅客和外国人的。没有什么迹象说明中国对旅游事业作为外汇的来源感到兴趣。
在和交流有关的两个问题上,中国人不同意高级中国官员前去美国访问,不同意建立常设的新闻机构,原因是台湾问题。指出:“因为在华盛顿有台湾去的大使,派出高级官员”会有困难。中国人还说在华盛顿有台湾委派的新闻代表,这就使得新华通讯社不可能派遣记者长期驻在这里。当被问到在联合国中新闻代表问题上出现的这类麻烦时,中国的外交部长说,中国的新闻代表团曾就此事向瓦尔德海姆秘书长提出,台湾中国人的“报界已被撵走”。
在华盛顿国立艺术馆举行的中国考古展览曾计划对报界来一次预展,在这一件事上曾发生争执;这一争执可以拿来作为一个例证,说明台湾问题是如何出现并妨碍中美关系的开展的。有人指出:“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例子。直到台湾问题得到解决为止,此类问题将经常发生。”(根据“在东南亚囚禁和失踪的美国人家属全国联盟”的请求,我对中国官员们还提出了另外一点。我提请他们注意,约瑟夫·P·邓恩海军上尉、鲁本·B·哈里斯军士和肯尼思·w·皮尤军士的情况不明,根据一位联盟的代表的说法,他们是在越南战争中在中国边境附近被击落的。我还提出请中国帮助在可能的情况下取得在这次战争中失踪的美国人的情况。中国人准备进行一次调查,如果他们被认为是在中国的话,“但要是他们是在北越或老挝,这就不在我国的范围之内,我们无能为力。”——原注)(十五)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5.07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