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美《纽约时报》文章《中国农民艺术的原始魅力》 [1975年04月]

  

  美《纽约时报》文章《中国农民艺术的原始魅力》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三月三十日刊登密执安大学教师诺曼·拉萨里斯发自北京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农民艺术的原始魅力》,摘要如下:
  
  在中国,社会主义新艺术到处可以看到。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户县的农民画。它们闪耀着生动活泼的魅力。西方人大概会以称赞的口气称之为“原始的”魅力。它们描绘着“作为一个样板的”中国的各种景象:人们集体劳动、共同斗争和实现未来的希望。
  
  自六十年代末期的文化革命以来,拥有四十万人口的户县有六百多农民拿起了画笔。他们利用一天的田间劳动之后的业余时间作画。户县的艺术家们以集体的方式作画:开始作画前,他们画出草图请农民伙伴们批评,绘画完成前往往征求意见。
  
  户县的农民艺术家们说,他们努力做到他们的绘画既有“革命的现实主义”又有“革命的浪漫主义”。一位本地艺术家指着一幅题为《公社鱼塘》——塘上有许多色彩鲜艳的鱼网,网内装满了鱼——的画,解释说:“这个公社里有这么一个鱼塘,塘里有鱼,这是现实的。但是,鱼的数目并没有这么多,鱼儿也没有你在画上看到的那样多彩,那是将来的样子。”
  
  绘画都展览在户县修建的一幢两间的屋子里,每个房间代表一个主题。第一个房间展出的是“学大寨”。大部分作品是颂扬“生产斗争”。画面闪耀着光彩夺目的红色、黄色和绿色。
  
  第二间屋子名为“批林批孔”,突出的主题是“阶级斗争”。一些最新的、给人印象最深的作品反映的是目前又开展的阶级斗争。
  
  在风格上,中国的社会主义新艺术和传统彻底决裂。除了户县艺术家同他们的先辈对大自然都具有强烈的感情而外,这里没有什么使人回想起人们在西方艺术博物馆中国馆里看到的朦胧的景色和云雾覆盖的群山若隐若现地俯瞰孤独的农夫和渔翁的情景。更重要的是,在户县的绘画里,没有小小的人物与大自然宁静地融和的丝毫痕迹,而这一点是中国传统画的另一特点。农夫和渔翁现在和大自然仍然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关联偏重的是人使生产革命化的努力。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4.15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