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文章:《人大的召开表现出中国外交的新活力》
[1975年01月]
日报文章:《人大的召开表现出中国外交的新活力》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一月十九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现出中国外交的新的活力》,摘要如下:
中国相隔十年召开人大,使内政、外交的“激烈动荡时期”告一段落、这对中国本身来说,自不待言,在对外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一九七二年以后,中国利用美中接近和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积极地开展了外交活动,其基本路线也明确起来了。经过人民代表大会,巩固了以周总理、邓副总理为轴心的政府的新布局,由此,中国的对外活动将获得新的活力。
今年元旦,中国两报一刊发表的社论说,“天下大乱的国际形势继续朝着有利于各国人民的方向发展”,并反复强调中国“革命外交路线”,是以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人民实行团结,同第三世界各国实行合作为基轴的。
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于继续批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中国来说,对下述事实肯定地会认为是“良好的迹象”:最近美苏废除通商协定;传说勃列日涅夫“生病”,苏联领导班子不稳。而且,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蔓延着通货膨胀和萧条,另一方面,以产油国力量为中心的第三世界各国的发言权正在大大地加强,对于这些事实,中国认为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中国一方面加强对超级大国的批判,另一方面,中国从它形成世界一角的立场出发,最近几年展开了现实性的外交,这是毫无疑问的。
看来,中国利用美苏之间的矛盾,通过推进同美国的一定的合作关系,来削弱当前最大的敌对力量——苏联的威胁,同时,与上述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以有助于自己国家的经济建设。
从这一基本战略来看,中国准备同苏联长期对峙的态度,今后也不会变化。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方面把批判“苏联修正主义”,同在国内批判刘少奇、林彪路线密切地结合一起,这一点也不会变更。
在整个的中苏对立之中,可能在国家关系方面寻求相对的稳定。
新建立的领导阵容,让高龄的周总理继续留任,并且表示中国在对外方面要竭尽全力,这表明中国重视上述国际形势,并且要进行最好的政策选择。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1.21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