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森田尧丸文章:《中国能源的巨大变化》 [1975年01月]

  

  森田尧丸文章:《中国能源的巨大变化》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二月三十一日以《中国能源的巨大变化》为题,译载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常务理事森田尧丸发表在今年一月七日一期《国际贸易》(提前出版)上的一篇文章,摘转如下: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石油震荡”表面化,这一年中国对日本出口了一百万吨石油。这一年的春天,日中之间开始了煤的贸易商谈,一九七四年春季交易会上成交了进口两万吨中国煤,秋交会上再成交七万二千吨的合约,并已进入实施的阶段。
  
  对日本来说,向中国要求能源的行动,是一项历史的变迁。
  
  一九七四年春,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安排了一个技术代表团访问了沈阳、抚顺地区。一九七三年春,日本国际贸促代表团访问了大庆油田。解放初期,在锦州建设煤的液化工厂里,日本国际贸促代表团团长萩原定司曾经协助,当时尚未发现石油,参考采用德国的技术。当时中国急于从事这项工作,它的预见也令我们惊异。
  
  从煤的液化提取石油的技术,今天再度登场。
  
  自抚顺的油母页岩提炼石油,在伪满时代日本就从事了,解放后中国重新进行了这些努力。
  
  日本能源资源的缺乏,无论是战前和战后都没有变化。特别是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中,作为能源的石油消费大大增加,日本经济的国民总产值每增长百分之一,石油的需要,就增加百分之一·六。这种接近百分之百的石油需要仰仗于海外进口的情况,如果能自就近的中国进口相当的石油的话,则是再好也没有的事情。
  
  中国在七三年的石油出产量在五千万吨以上,而一九四九年建国时期,年仅九万吨而已。现在中国的石油产量据说每年以百分之二十五的增长率不断增加。一九七四年中国对日本的石油总出口是四百五十万吨左右,一九七五年据说可达到八百万吨以上。
  
  中国现在还对菲律宾、泰国、香港地区等输出石油及石油制品。
  
  不过十几年前中国还是一个石油制品进口国,现在一变而成为石油出口国。
  
  以中国石油的埋藏量而言,据说照现在的增产速度进行开采,可连采数百年还有余裕。中国的生产和消费都反对浪费,大量的石油资源可说是有计划的在国家百年大计之下进行安排。炼油技术,勘探及其他一应机械设备,主要的东西也都由中国自力更生解决。
  
  特别是石油的勘查技术,中国有它独特的东西,通过飞机进行航测、磁力勘探和钻机勘探等结合,确然率比外国的比例更高。在采掘时也按长期的计划,并考虑到子子孙孙的事情来确立政策。
  
  煤的生产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传统,现在探明煤的埋藏量也很庞大。
  
  已经自中国输入的无烟煤,对于日本的经济来说是不司缺少的。
  
  对日本来说,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今后虽不致象过去那样急剧地增长需要,但是能有确保安定的输入来源是重要的。中近东各国因石油业内部国际资本的力量急速变化,日本原油的确保条件可能产生变化。考虑到这些,对中国石油的评价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关于煤,美国、澳洲等地还不能说是安定的进口来源,随着世界状况的变化,日本担心着它们对外出口方针随时都会有变化,因此日中贸易中的能源交易必然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但是我们也十分理解在发展长期、稳定、扩大的方向方面,中国是在自力更生方针之下进行能源开发的这一方针。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是按部就班的。只按照日本的要求进行是不行的。同时,日本方面也因政权变动的变化,表面的、一时的影响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也是可能的,因此我们期待日中两国进一步巩固政治上的安定体制。日中和约缔结的实现是日中两国国民强烈的愿望,盼望能够具体化。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1.03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