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茂访华随笔《中国在稳步地前进》
[1975年01月]
保利茂访华随笔《中国在稳步地前进》
说日中联合声明铺设的友好路线不能倒退、偏离,只应踏实努力加以发展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一月二十二日刊登保利茂的一篇访华随笔,题为《中国在稳步地前进》,全文如下:
仅仅停留五、六天,要就一个国家说些什么,本来就勉强。特别是象中国这样的历史悠久、幅员广阔的国家,要讲些什么,就更勉为其难了。
尽管如此,能够亲身接触到这个国家的深度和令人吃惊的巨大,是极为难得的收获。
首先,使我深切地感到这一点的是,同中日友好协会的各位先生,特别是同廖承志会长长时间谈话的时刻。他们邀请我们,并给予我们温暖的款待。廖先生确实是具有大度气量的人。我们的谈话几乎深入到险地,但是他都能挡得住。这种深度是令人惊叹不已的。
与此同样的感觉,在故宫欣赏古代文物的时候,在登万里长城的时候,也有过。一言以蔽之,“规模不一样”。在这种深远悠久的历史之上,新中国,平静地、稳步地在前进。可以看到,八亿的人们,在通过每个人的劳动建设新的国家的目标下,专心致志地工作着。
不论参观叫做地道的北京地下建筑工程,或者一个人民公社,都能充分地看到这种情景。它的精神基础,一切都可以从争取自力更生的干劲得到证明。从其教育的制度、劳动的方式看来,毛主席所期望的中国新的社会,是不是可以叫做劳动文明社会?
在我国,搞一件农业结构改革事业,就会发生政府给多少补助的问题,但是,在中国,人们想的是每个人自己的行动对国家有多少益处。我痛切感到:差距之大,这是以模式不同为由所难以解决的。
的确,现在的中国,用我国的情况说来,大概相当于从尊皇攘夷开始,直到争取建设新国家的明治维新以后的时期。国民收入少、生活水平低,如果要说,当然可以这样说。但是,这样说有多大意义呢?就是我国这样小小的国家,过去,把热能集聚到一点的时候,在极短的岁月中,就变成了令世界警惕的强国。
具有八亿人口的中国,如果象今天这样地发展下去,将会怎样?这是难以估量的。恐怕是前途无限的吧。
三十年、五十年以后,这样一个国家和我国的关系,它在亚洲的地位和对世界的影响究竟会怎样?正是由于我对这些问题写不出明确的答案,所以,我有一种焦躁的感觉。
当然,广阔的中国继续顺利地发展下去,是极困难的事情。现在,有卓越的领袖毛主席。周总理也支撑着这一事业。我不知道,如果发生毛主席失去领导力量的事态,将会怎样?
但是,一旦构筑起来的力量,不管意识形态和领导人怎么变化,力量做为力量仍然存在。
对于距离最近的我国说来,客观形势是不会改变的。
今天的日中两国关系没有特别要说的问题。
我认为,日中联合声明铺设的增进友好的路线,已经不能倒退,也不能偏离,只有一条明智的道路,就是以长远的眼光,踏实地努力发展这一路线。
在今天,我国如果不洞察中国三十年、五十年以后的姿态,就不能期待建立扎根于大地的真正的友好关系。现在,我在头脑里反复地平静地思考着与周总理一小时零十分、与邓小平副总理两小时、与廖承志会长长达四小时的会谈。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5.01.24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