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布兄弟合著的《基辛格》一书中的第九章
[1974年12月]
卡尔布兄弟合著的《基辛格》一书中的第九章
《突破对华关系》(完)
十二月四日,这一天有些寒意,国务院发言人罗伯特·麦克洛斯基把星期六上午到场的一批新闻记者召集到二楼他的办公室来。神情不快的西斯科带着从基辛格那里得到的白宫指示大踏步走了进来。他指责说:“印度对随后扩大了的敌对行动负有主要责任。”西斯科是擅长对记者谈话的人,他执行了指示,使美国明确地站在巴基斯坦方面,但他心里是不以为然的。
过了三天,面对着公众对政府政策的强烈不满以及报纸社论和国会的猛烈批评,基辛格不得不出来为总统的方针辩护了。他召集白宫记者团举行了一次“背景”情况介绍会——就是说,他的话是不能引用的。后来证明这个规定不起作用。当时群情激昂,巴里·戈德华特搞到了基辛格的谈话记录,把它发表在《国会记录》上,这使基辛格十分恼火。基辛格看来很被动。有几次他显然掩盖了事实真相以适应政策的需要。他声称,美国对中国问题的新方针,同美国对巴基斯坦和叶海亚的态度毫无关系;美国不是反印的;美国在整个春夏两季都不断做工作努力防止这场战争;而最重要的是,美国“赞成东孟加拉政治上自治……作为一种政治演进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但是,基辛格下面一句话清楚地流露了他的真正态度:“我们认为,东孟加拉事件作为一个悲剧开始,而现在却正在成为要肢解一个主权国家同时是联合国成员国的企图。”他同意国务院对印度侵略的指责。他还警告俄国说,如果战争继续下去,莫斯科和华盛顿关系的改善有可能受到“危害”。
十二月九日,中央情报局提出一项报告,使基辛格大为不安。它声称,印度内阁正在讨论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来取直西巴的边界”和消灭巴基斯坦军队。这项情报证实了基辛格关于印度已决定肢解西巴的怀疑,因此他向总统报告,他感到灾难迫在眼前了。尼克松决定采取除美国直接军事干涉以外的“一切手段”来拯救西巴。东巴无论如何是无可挽回了,那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基辛格两次把杰哈大使召到白宫来,出示了中央情报局的情报,要求印度重新考虑。杰哈拒绝表态。尽管西斯科认为中央情报局的报告是杞人之忧,基辛格还是越来越不安。白宫搞了一次针对印度和俄国的旧式炮舰外交,下令一支由八艘舰只组成的海军特混舰队,由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率领,载着二千名海军陆战队,离开越南海域驶往孟加拉湾。
十二月十二日,星期日,尼克松和基辛格飞往亚速尔群岛去同法国总统蓬皮杜会晤;这是就货币危机以及总统即将往访北京和莫斯科等事情同盟国领导人进行一系列短促晤谈的第一次。在漫长的飞行途中,两人决定,现在是压俄国人去约束印度人的时候了。如果美国因打开了对华关系而真的获得了一张对付克里姆林宫的新王牌,那么现在当然该是试看灵不灵的时刻了。他们拟了周密的指示发给驻莫斯科大使雅各布·比姆,要他对俄国人说清楚,如果他们准许印度人肢解西巴基斯坦,他们就将危害总统访问莫斯科的计划。这个警告言外之意是总统的北京之行将不受影响。比姆十二月十三日接到指示,当即将此意照转苏联外交部无误。
十二月十三日过去了。没有从莫斯科或新德里得到什么反响。战争在继续着。
十二月十四日下午,尼克松和基辛格乘“空军一号”座机飞返华盛顿,这时仍然没有听到莫斯科有何动静。新德里已经传话过来说,印度并无肢解巴基斯坦的计划。基辛格仍然不信。他认为这个信息可能是掩护印度进攻的一个烟幕。
在“空军一号”的后仓里有三名记者,他们是总统的随行记者团的“集体代表”。飞机起飞后不久,基辛格离开总统身边,信步来到后仓跟记者聊天。他们谈到了印巴战争对于总统访问莫斯科的计划可能发生的影响。基辛格走后,这三位记者用打字机打出了一篇“集体报道”:如果俄国人不在今后几天内约束印度,总统就可能对他的最高级会议计划采取“新的看法”。
十二月十六日,历时两星期的战争停了下来,巴基斯坦被分裂为两个单独的国家。基辛格自称,他在防止莫斯科和新德里肢解西巴基斯坦方面有一份功劳。但是包括西斯科在内的许多政府官员强烈地怀疑印度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打算。基辛格一口咬定说,从飞机上发出的那项警告迫使俄国人压印度,而停火正是这种压力的结果。基辛格既然自称他“拯救”了西巴基斯坦,他也就可以声称他挽救了一个美国的盟邦兼中国的友邦,说他那张新“王牌”已经显了神通,促进了美国在次大陆的利益,说均势(不管多么不稳)总算是维持住了,又给莫斯科上了关于要对全球负责任的一课。(完)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4.12.1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