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通报》文章:《中国足球在亚运》
[1974年11月]
《马来亚通报》文章:《中国足球在亚运》
【本刊讯】吉隆坡《马来亚通报》十月十六日刊登一篇题为《中国足球在亚运》的文章,摘要如下:
在德黑兰亚运中,中国足球队一胜两败,似乎没有打出应有水准,原因何在?这里面有技术上的因素,有国际赛经验的问题,也有气候上所引起的原因。
须知道,在分组赛中,除了印度较弱外,中国所遇到的都是亚洲一流强手。曾打入过世界杯八强的北朝鲜队,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射门机会,而具有欧陆式踢法的伊拉克,战术多变,中国队面对强手,尽力以赴,虽然见负,也学了不少东西,其中包括先进的足球技术。欠缺国际赛的经验
中国队参加这样大型的足球赛机会不多,欠缺国际赛经验是可以理解的。
锦标赛与友谊赛区别很大,锦标赛中利用合法冲撞的打法成为普遍所采用。如何应付此类打法,显然成了中国运动员的新课题。举个例,在比赛中有一次,皮球落在中国队门前禁区附近,当时门将李松海箭步冲出抢球,时间上比对方中锋显然快了几步,李松海凌空把球抱住,但刚落地时,仍被对方撞倒,结果皮球虽保持不失,但却因此受了伤。记得在场观看的一部分东南亚记者当时议论纷纷。认为中国门将显然没有采用“合法防御动作”来应付对方的“合法冲撞”,因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门将遇到这种情形时,必然在跃起接球的同时,脚部先行作适当竖高,这样一方面可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亦可示意对方煞掣。但中国门将在接球时,双脚伸直,有如打篮球上篮时之势,以致被人冲撞。
他们又认为,中国队后卫也很少采用铲球技术,以致在紧急关头,未能及时作有效的消解对方攻势。这便使得中国队在激烈的竞技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习惯于踢夜球同时,不习惯于夜球所受的影响也是显然的。
例如,对北朝鲜之役,有一球被北朝鲜远射,球不太劲,角度也不太刁,但门将表现得显然失去在平时日间练球时那种反应灵敏,以致失去完全可以挽救的球。一般认为这亦与不习惯灯光下作赛有关。与亚洲水平很接近
有人认为中国队踢得“太客气”,中国足球水平与亚洲其他国家很接近。印度足球向与星、马、日不相上下,虽然近年来稍弱,但中国队此次能胜印度七比一,显然水平与其他亚洲足球强国相当接近。勇敢顽强积极主动
胜负不足论英雄。中国足球队在亚运足球分组赛中,尽管未能出线,但运动员那种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以及积极主动的“攻势足球”,予人深刻印象。
路透社记者这样评论说:“中国队在这项重要的比赛中受到很多人的注视。他们首仗败于北朝鲜(○比二),但大胜印度(七比一)及(○比一)仅负伊拉克两仗,使人信服他们会在不久将来在亚运的比赛上有大进步。”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4.11.04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