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马科斯的儿子谈同毛主席的会见 [1974年10月]

  

  马科斯的儿子谈同毛主席的会见
  
  菲《时代日报》文章:《邦邦在中国》
  
  【本刊讯】菲律宾《时代日报》十月七日刊登该报记者的一篇报道,题为《邦邦在中国》《培养一位年轻的特使》,摘要如下:
  
  总统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最近的中国之行不仅为我国取得了许多好处,而且还把年轻的小费迪南德·马科斯(邦邦)培养成一个有可能成为友好大使的人。
  
  因为,邦邦仅仅因为他是邦邦——一个领略了古老的中国的美丽和庄严的正经、有教养的十七岁的人——就不费力气地从他母亲那里夺走了一些光采。
  
  毛泽东夫人(江青)在午夜参观天津自行车厂后着重对邦邦说:“你一定得再来。”
  
  当毛夫人听马科斯夫人说邦邦爱吹笛子,就送给邦邦八支不同型的中国竹笛,并要他使用那些笛子。她还送给邦邦一辆中国最著名的飞鸽牌自行车。
  
  对邦邦来说,在中国的九天友好访问将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尤其是因为他同毛泽东主席握过手,拉过手,会见了一个多小时。邦邦说,对这位八十一岁的中国领导人他一直是“有一点儿”崇拜的。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九月二十七日会见之前,毛主席似乎是一位离得“很远很远”而且总是笼罩着神秘色彩的人物。
  
  邦邦在当面见到了他心目中的英雄以后赞不绝口。他说,毛主席是一位“非常通情达理的人,和蔼、谦虚、亲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叹息着说:“我多么想更好地了解他。”
  
  他接着说,毛主席“显然非常智慧,非常聪明,非常敏锐。有这样一位领导人,怎么犯得了错误呢”。
  
  他接着说:“什么也错不了,今年是他领导八亿多人民的二十五周年,他们的想法全都同他一致。”
  
  邦邦说,中国的成功在于它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是从人民出发考虑问题的。他们懂得应该重视的是人民。他们的政策回到人民中去。确实是从人民到人民。这就是中国人感到十分愉快的原因。”
  
  他指出:“在我同中国人民接触的日日夜夜,在各种文艺演出和游览途中,我没有遇见任何大亨。中心人物是人民,是穿着灰色或蓝色衬衣的中国人民。”
  
  邦邦承认,在他去中国以前,“我是持非常怀疑的态度的。我想,中国人只会让你看他们想让你看的东西,而不是你想看什么就给看什么。”
  
  在这次访问所到的第二个地方天津,邦邦发现“省里和人民都非常热情”。
  
  邦邦希望有较多的时间游览杭州,但是中国人的革命圣地延安的确感动了他。“你会感到你是站在圣地上。参观毛居住过的窑洞。中国共产党的礼堂……”
  
  邦邦在结束这次在飞机上对记者的谈话时表示,他希望能“单独……象一个旅游者那样……以一种比较悠闲的方式……再次”到中国去访问。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4.10.14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