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每日新闻》连载文章《二十五岁的新中国》
[1974年10月]
日《每日新闻》连载文章《二十五岁的新中国》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九月二十七日在《二十五岁的新中国》的总题下刊登第二篇文章,题为《革命在交接中》,作者是记者森田明彦,摘要如下:变革了的“散沙”新中国处在革命的浪潮中。和建国当初相比,人口由大约五亿人增加到八亿人。按人口和面积来比较,四川省差不多与法国相等,广东省则与美国几乎相匹敌。在这个辽阔的中国,人们现在的口号是“革命”。从前孙文比作一盘松散的沙——“散沙”的中华民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许可以说,这是中国领导人非常大胆而自在地管理国家的结果;而这种国家管理是在许许多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包括了在尝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扫除文盲,土地改革(一九五○年),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订宪法(一九五四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三至一九五七年)——这就是初期的辉煌的建国成就。同苏联的样板决裂,以人海战术扬名的野心勃勃的经济政策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九五八年)。然后是震惊世界的文化大革命(一九六五年起)。在文化革命中,重视经济高于重视人、重视物质刺激高于重视人的努力、重视城市高于重视农村的党的最优秀的官僚受到声讨,被说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每一个人都被迫接受了群众的再审查。革命再次开始了。它敲响了警钟,使人们注意到光靠工业、生产手段的国有化和集体化并不能变革思想意识,长期这样放任不管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特权阶层,他们骑在群众的头上,把群众变成经济机械装置的齿轮。批林批孔走向总结
因文化革命而一度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家机关似乎正在迅速地重建。
从党的理论机关杂志《红旗》九月号文章等最近强调“革命团结”的情况来看,大概也可以认为,批林批孔运动就要到总结阶段了。新宪法已经准备了吗?在这种情况下,已有十年未曾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举行和新宪法的制定便是摆在面前的大任务。可以认为,新宪法同以斯大林宪法为楷模、把党和国家分开的现行宪法相比较,新宪法把它搞成一体化,而且鲜明地把党放在国家之上。
还可以认为,新宪法也将具有条文简洁的“革命宪法”的色彩,以与十大所通过的新党章把党的性质不是定为“管理者”而是定为永远革命的“先锋”的状况相适应。
总而言之,八亿颗“散沙”现在已经成了水泥,正朝着建筑依靠团结和献身精神进行的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这座长城的目标前进。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4.10.05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