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文章:《韩咏华谈北京之行》
[1974年09月]
香港《大公报》文章:《韩咏华谈北京之行》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八月二十七日刊登一篇题为《韩咏华女士谈北京之行》的专访,摘要如下:
结束了在北京等地探亲、访问后抵港的旧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夫人韩咏华女士,二十五日对本报记者畅谈此行见闻时愉快地说:“我今年八十二岁了,离开中国也有二十六年。这是我离开中国二十多年后首次回去。能够在晚年回到中国去,尤其是在北京逗留了五个星期,与儿女亲友们团聚,感到很高兴。”
韩咏华女士于一九四八年离开中国,定居于美国。
韩咏华女士此次重回中国,旧地重游,特别在北京逗留了五个星期,使她很高兴。新旧对比,使她有不少感慨,也使她掀起了一幕幕的回忆。她说:“离开中国这二十六年来,一直都没敢想到要回去看看,原因是受到很多的限制。这次能够在晚年到中国去,见到了我的儿女、妹妹;远在四川、云南等地的亲戚都请了假,兼程来到北京看我。这次我见到的亲友共有六、七十人之多。其中有老朋友、老同事周培源、华罗庚、林巧稚、冯友兰、陶葆楷、杜聿明和夫人曹秀清等,使我感到很高兴。在谈话中,我发现他们都很健康,很乐观。”
韩咏华女士谈起了北京,就喜形于色的表示,北京实在有很多变化。今天的北京,多了很多新建筑物,马路很宽,两旁都植有树木。清华大学也比从前扩大了。特别是北京的风沙,从前很大、很猛,但是,现在广植林带,北京的风沙也就少了很多。
她说:“在北京的人,也起着变化。他们总是说着要为人民服务。事实上,他们确是在为人民服务。比如说,公共汽车的司机、旅店的服务员,勤勤恳恳地工作,都不要小费,这是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在中国逗留期间,她参观了工厂、人民公社、学校,游览了名胜古迹。新中国的变化,尤其是人的精神面貌的转化,给她带来深刻的感受。她说:“无论从北京到广州,我见到人们所穿的衣服都很朴素,谁也不比谁特殊。人们的精神面貌很好,都埋头于工作。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件应该的事。”
她在谈到中国的生产建设时表示,中国是靠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从轻工业品到二万多吨的大型机器,都是中国人民自己制造成功的。在北京乐器总厂参观,欣赏工人自己制造的各种乐器时,她深为感动。
她说:“从前我跟外国人学习弹钢琴时,所弹的钢琴,都是从外国运来的。可是,中国今天也能自己生产钢琴,也能生产手风琴、风琴等多种乐器,而且质量蛮好。”
韩咏华女士有一子一女居住在中国。儿子梅祖彦,在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每月工资有一百多元;儿媳则在北京大学教外语,也有一百元一个月的工资,两人每月的收入合共有二百多元。他们有一子一女,长子十七岁,念中学;幼女十一岁,在小学读书。一家四口,住在宿舍里。宿舍有两个房间,有客厅、厕所等,设备齐全。月租每月才几块钱。她的小女儿梅祖芬,在一九五一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连铁道学院图书馆工作,生活安定。韩女士谈起了她的子女,高兴地说:“他们的生活很好、很充裕。虽然物质条件不那么现代化,但都生活得十分安定。”
她说:“在美国,由于离中国太远了,过去不了解中国大陆的情况,所以经常担心在中国的儿女,怕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这次到中国去,见到儿女的生活很幸福,有保障,我这次真的放心了。”她又说:“从前不安心儿女的生活,主要是因为自己不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与外国的制度不同,但中国人民吃得饱和穿得暖。中国人民从前实在苦得太厉害了。现在又看到了儿女的安定生活,他们又跟我一再的说,要我放心。我这次的确放心多了,他们的生活比我想象中的要好。”
一九五七年,韩咏华女上的丈夫梅贻琦从美国到台湾,在台湾的“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所工作。及后,梅贻琦患病,在台湾治疗,于一九六二年去世。韩咏华女士在其丈夫患病时,曾去台湾,在那里居住了两年。在台湾生活的两年里,使她了解到台湾同胞的生活情况。她说:“在台湾生长的是中国人,在中国大陆生长的也是中国人,都是一家人。很多人都希望中国能够统一起来,自己也与大家的看法一样。”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4.09.27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