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晚报》书评:《大有特色的访华文章》
[1974年07月]
香港《新晚报》书评:《大有特色的访华文章》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六月三十日刊登一篇书评,题为《大有特色的访华文章》,全文如下:
一九七一年以来,报刊上有时出现一种前所未见而很有特色的报道新中国的文章,就是具有中国血统的美国学者重访中国后所发表的观感,包括简短的谈话,长篇的演讲,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更包括这些学者亲自撰写的长文。
说这些文章前所未见,是因为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禁止美国公民和在美国居留的人士到中国大陆去。直至一九七一年,美国对华政策有所改变,这些学者才能够结伴访华。有一位学者在一九七一年写道:“尼克松访华的消息,象对日抗战胜利一样的令人兴奋。”因为他们又能够重见故土、重见亲人了。
谈到这些文章的特色,则它们是既有共同的特色,又有不同的特色。
共同特色之一,是这些学者大都学有专长,是具有一定的名望与见识的。他们在美国各大学或各项事业中都甚有成就,其中有些人在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中还具有举世公认的创见。他们对事物都有独立的见解,不会人云亦云。他们观察事物着重科学精神,并有相当深度。因此,他们的访华观感言论大都是颇有见地之作。
共同特色之二,是这些学者都是具有中国血统的。他们在旧中国度过他们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然后离开了二十多年。他们中的不少人虽然已入了美籍,但他们不同于一般外国人的访问中国。他们同中国有血缘的联系,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他们重访的,是他们梦魂萦绕了二十多年的故乡;他们在观感文章中所谈到的,是他们思考了二十多年的问题;他们要探讨的,是他们寻求了二十多年的答案。对他们来说,“中国热”不是突如其来的潮流。中国,在他们心中,一直是很热的名字。他们二十多年来一直关心中国,一直想念中国。二十多年后,他们重访中国了,他们的观感言论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浓酒一般的感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共同特色之三,是这些学者大都还在脑海中留存着相当深刻的旧中国的印象,而二十多年来他们在美国的反华宣传的影响下,对新中国又有许多不符合事实的、错误的认识,因此,他们在重访中国后的观感文章中,包含有许多对比:有新中国与旧中国的对比,有事实与谣言的对比。这些对比是生动而具体的,使人更能从对比中了解新中国的许多特点和成就。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二十多年旧中国加上二十多年美国生活的经验,对这些特点和成就往往视而不见。
这些学者的访华观感,除了上述的共同特点之外,还有一些彼此不同的特点。
不同特点之一,是这些学者由于所攻的专业不同,他们在中国的参观访问有不同的重点,他们所写的观感文章也有不同的重点。有概谈中国社会状况的,有偏重于中国尖端科学的,有讨论中国的医疗卫生的,有报道中国的生物研究的,有专谈文物的,有专谈音乐的,等等。而每一位都是他们所谈的问题的专家。他们不但了解在中国看到的与他们专业有关的事物,而且会拿美国的同一专业相比较。因此,他们比之外行人写的有关报道,更有深度。
不同特点之二,是即使谈到对新中国的一般印象,这些学者的文章,都彼此有不同的角度,文笔谈吐也有不同的风格。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谈话是以事实来说明一切的,言语间流露一种含蓄的幽默感。历史学家何炳棣则着重中国的历史文化的背景,用严谨的历史的尺度来衡量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数理逻辑学家王浩以偏重于理性分析和逻辑归纳的方法,去概括他的中国之行的观感。曾任新闻记者和专栏作家的赵浩生则针对一些反对新中国的诘难问题,提出他的具有说服力的答案。……这些不同的角度和风格,增添了文章的姿采,使人读来饶有兴味。
自从两年多以前,第一次读到杨振宁重访中国的演讲以来,每逢见到报刊上发表这一类的文章,我一定兴致勃勃地读下去,从不放过。不同风格而又同具吸引力的文章使我不时想到,如果有一本书,把所有这些文章汇集起来,那将是颇值得保存的文献。它记载着在中美关系发生转折的时期,这些学者纷纷重访故园的热情;它记载着这些学者的访华观感文章对整个海外华人社会的冲击;它也记载着,包括许多被台湾方面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学者,他们的文章如何间接地引起台湾社会的震动,并为中国的统一作出有益的贡献。
现在,这本文集出版了,书名是:《留美中国学者访华观感集》。这本书收集有三十位学者的观感言论。其中主要部分是十六篇较有系统的长文。这些长文在报刊发表时都颇为哄动,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观感小集》,是其他学者的言论片段。在书末,并附有《本书作者介绍》,简要地说明了这三十位学者的专长和学历。
虽然其中有不少文章已在报刊上读过,但我仍然觉得有重读和保存这本书的必要。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4.07.23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