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记者报道:《我对中国的认识》
[1974年06月]
《星洲日报》记者报道:《我对中国的认识》
【本刊讯】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六月三日刊登该报记者林通光写的文章,题为《我对中国的认识》,摘要如下:
为着采访总理拉扎克官式访问中国签署两国建交协议的新闻。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游览了好些名胜古迹,使我增加了对中国过去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此外,从参观公社、大学、钢铁公司,听取汇报之后,更使我感觉到中国人民目前正鼓足干劲,为国家集体事业贡献他们最大的力量。
“批林批孔”目前正在中国各省县地区热烈展开,大家不禁要问:是否等于在扬弃中国旧文化呢?北京方面人士解释说,这并不是要扬弃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而是以批判的眼光去接受、去芜存菁,使得古为今用,以建立符合中国革命路线的社会主义文化。
任何人来到中国,相信都会同意指引群众路线的是毛泽东思想,它是激励人民勤奋生产的动力,尽管中国的土地广大和辽阔,人口近八亿,但是全国上下似乎都全心全意遵从国家领导人所拟订的发展方针和所指引的路线阔步向前。
年青的一代,在关闭的社会主义制度下长大,他们的头脑中有马列主义思想,政治觉悟高,具有劳动实践的经验,由各生产单位推荐进入大学,学习三年之后,再投入原来的生产行列。这些人数每年不断增加和壮大,他们将成为领导中国生产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尽管许多外人看来,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中国政府领导人则不断强调: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属于第三世界,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因此在国际上广交朋友,尤其加强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所扮演的角色已愈益重要了。目前,世界各国都深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不过,以记者观察所得,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根本未受通货膨胀浪潮的冲击。
根据了解,中国的粮食价格在建国二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相当稳定的价格,上好白米每斤约卖人民币两角,质地稍差者只卖一角半左右。世界的能源危机,对中国也不发生任何关系,事实上,中国的石油还有少量的输出。
明显的事实是,中国正在不断地发展,欲求经济建设的成就,不断地出现新的高峰。
不论你从那一个角度去看,中国今日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令人侧目的。中国的地方这么辽阔,人口这么多,原本在各方面遥遥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二十五年来,埋头苦干,自力更生,发挥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恢复中国人民的尊严,奠定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这是中国可以引以为荣的。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4.06.0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