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香港《新晚报》文章:《丑角受难记》 [1974年03月]

  

  香港《新晚报》文章:《丑角受难记》
  
  谈一出把孔老二当丑角演的山东梆子《在陈绝粮》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三月五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丑角受难记》,全文如下:
  
  台湾报纸上消息:蒋记正在准备拍摄《孔子传》影片。
  
  这是唱“对台戏”么?谈不上,也只是大开倒车而已。
  
  从而想到:在旧剧中并没有孔子的戏。
  
  多年来也看过不少旧戏了,还没有看过任何一出以孔子做主角或配角的戏。手边也有些《戏考》、《剧目》之类书刊,也找不到一出“孔戏”。
  
  然而,“孔戏”毕竟是有的;这还是看了张大夏的《戏画戏话》(一九七一年台北出版)才知道。
  
  在《戏画戏话》的《论丑角》一节中说:以前,在山东梆子戏班中演出“孔戏”。
  
  据张大夏文中忆述,那是在满清时代,有“某公”,“以翰林散馆授山东某县知县,一年,久旱不雨,某公祈雨有应,循例演戏谢神。因地方偏僻,费了很大的周折,才找来一个山东梆子戏班。演的那天,领班的照例要请县太爷点戏;某公打开手折(书写戏目者)一看,不禁笑逐颜开,原来某公在京中做翰林时,看过不少昆弋皮黄等大戏,其中一出演孔子的戏也没有,而这个地方小班的戏目中,居然有许多如《向礼》、《师佗》、《夹谷会》、《贝麟》、《见南子》……许多采自四书、家语中故典的戏文。这在满脑子书气的某公看来,确是一惊奇的发现。他由翰林转外,本来就有点牢骚,又因是祈雨谢神的戏,触景生情,便点了一出《在陈绝粮》。戏开了,锣鼓响处,先上来一个顶盔贯甲、勾黑脸、持大枪的将军,一报告,乃是仲由子路,表白几句之后,向上场门念“有请夫子”,孔子先在门帘里头“哎”了一声,然而由小生颜渊、末角子贡搀了出来;某公知是“先圣”上场,不由得肃然起敬,定睛看时,原来扮孔子的竟是个丑角,白须,豆腐脸。而且,上场刚到九龙口,就趴倒在地,颜渊、子贡连忙扶起,孔子哆哩哆嗦的干唱了一句:“可饿死了俺孔丘了哇——噘——。”(山东河南一带的戏剧,每在唱完一句之后加上一个“噢”字的尾音)某公这一气,真是非同小可,立刻传谕,将戏“打住”,把扮孔子的丑角抓到看台(往时唱野台戏,官府都搭有看台)前面,厉声诘问,怎敢如此侮慢圣贤?
  
  看了张大夏这篇《戏话》,才知道以往山东梆子戏班中不但有孔子的戏目,而且,用丑角扮演孔子。象张文所记述的这出《在陈绝粮》,虽只是孔子才出场,可是用漫画手法描绘的孔子,已经够令人发噱绝倒的了。
  
  孔子,在老百姓心目中,也不外是以前山东梆子戏班所刻划的白须、豆腐脸、哆哩哆嗦的这副德性;这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总而言之,孔夫子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们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
  
  鲁迅先生说得不错!张大夏这篇《戏话》还没完,以下情事是县太爷某公,以扮演孔子的丑角为“直犯圣讳,大逆不道,当场把这丑角打了十板,×知县怒打孔圣人,一时传为笑谈”。
  
  这还用说么,那个知县某公,就是一个权势者,可怜那个山东梆子戏班的艺人,在权势淫威下,也只有“皮肉受苦”了。
  
  呜呼孔子!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4.03.1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