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英《卫报》报道吉廷斯论述我批孔的文章:《孔夫子臭了》 [1974年02月]

  

  英《卫报》报道吉廷斯论述我批孔的文章:《孔夫子臭了》
  
  【本刊讯】英《卫报》二月六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约翰·吉廷斯论述毛主席向群众提出的最新的艰巨任务;孔夫子臭了》,摘要如下:
  
  据官方《人民日报》说,毛泽东亲自主持了正在全中国开展的“批孔运动”。这家共产党报纸在周末的一篇社论中称这个运动是“群众性的政治斗争”,它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
  
  这篇社论被认为极为重要,以致北京电台在对外广播中全文播发了。
  
  在毛的权威的支持下,这个运动被称作是党的一切领导干部的“重大的问题”。
  
  社论说,这是对于他们是否忠于革命的一个考验。
  
  批孔运动的这种升级从它最近从文化领域转到经济领域这一点也明显地看出来。
  
  上海码头上的一块黑板和兰州一家工厂赠送的茶缸是在中国加以宣传的最新的“资产阶级象征”。《人民日报》上周把这两个例子提请全国注意,在这些例子中,工人批评领导坐在办公室里,“忘记了群众”。
  
  在甘肃省会兰州的一家肥料厂,一位青年工人批评领导由于完成了国家计划而铺张浪费。有些单位向工人发钢笔,请客吃饭。他自己的车间打算发给每人大号茶缸一个和优待餐证一张。这位工人争论说,对于成就所给予的这些奖赏可能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但所表现的态度是错误的,会导致对社会主义的否定。
  
  在上海码头第五装卸区,有一个黑板天天记录完成的吨位。年青的码头工人用“要当码头的主人,不做吨位的奴隶”这个令人兴奋的题目写了“革命”大字报批评这一点。
  
  码头的领导马上接受了这个批评,表示要撤走黑板,一些码头工人在一封公开信中回答说:“不要,让黑板暂时挂在那里。真正的问题是你们的态度,而不是黑板上写的东西。”
  
  象这样的一些插曲使批孔运动、对资产阶级作曲家莫扎特和贝多芬等的谴责、对安东尼奥尼影片《中国》的批判和其它一切事件更为尖锐有力了,这些事件在局外人看来有点奇怪,但它们加强了这样一种印象,即革命又在中国进行了。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4.02.0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