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世界周报》文章:《西沙、南沙群岛争端的国际背景》
[1974年02月]
日《世界周报》文章:《西沙、南沙群岛争端的国际背景》
【本刊讯】日本《世界周报》二月二十六日一期登载东京大学主讲国际关系问题的副教授中岛岭雄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西沙、南沙群岛争端的国际背景,中国警惕苏联建立海洋包围网》,摘要如下:中苏对立的影子
一月中旬,关于南中国的珊瑚礁岛屿的主权争端以中国和南越之间激烈的武装冲突而表面化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震动。因为我从去年以来,以《亚洲的现实和中国的国际关系》为题,在大学的国际关系论课程中向学生谈到围绕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各群岛的领有权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都说自己拥有领有权,而国际法上没有结论;这个地区可能成为将来亚洲形势动荡的起火点。
那么,我为什么注意这些群岛了呢?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得到情报说,苏联最近对这个海区表示极大关心,尤其注意靠近北越海防港的西沙群岛,好象正在附近进行调查,联系到在中苏对立的情况下苏联的对亚洲海洋战略,觉得这个地区在不远的将来也可能大大地被突出起来。正因为如此,在接到西沙群岛发生武装冲突的消息时,我不能不深深感到这次争端的背景有扩大到亚洲的中苏对立的影子。
正在这个时刻,这次武装冲突的消息和北京的以间谍嫌疑把五名苏联大使馆人员驱逐出境的刺激性消息同时传来。再加上中国采取极其强硬的而且是速战速决的方式用武力控制了西沙群岛这一事实,使我的疑虑更加深了。苏联的海洋战略
在这个问题上恐怕首先必须了解中国对苏联的海洋战略是如何敏感。众所周知,苏联自从一九六九年推行所谓“勃列日涅夫主义”以来,假借亚洲集体安全设想之名,加紧建立包围中国的战略体制。尤其是一九七一年签订苏印条约以来,显著地加强了对亚洲在外交上和军事上的地位,这是谁都知道的。苏联的这种战略,特别是作为海洋战略已取得成功,并且为寻求不冻港而要南下的苏联传统海洋战略设想,现在不只在中苏边界而且试图从中国南方形成对中国的包围网。从这样的迫切要求出发,苏联的上述战略更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这是不容否认的。这样看来,苏联从黑海、地中海、红海、印度洋,通过马六甲海峡,联结台湾海峡、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的海洋战略正在逐步地付诸实行。苏联强调恢复苏伊士运河交通和开放马六甲海峡,根据苏联的这种意向,在去年五月,苏联舰队在同蒋介石政权进行事前协商以后竟通过了台湾海峡,从一九四九年以来除美国第七舰队外这是第一次。
对苏联如此富于挑衅性的顽强的海洋战略,中国最近已经极为敏感。中国对苏联的“海洋霸权”的指责近来非常尖锐而且是详尽的。
因为苏联这样扩张,美国也于二月上旬改变了过去的方针,同英国商妥要在离南中国海也不远的印度洋的英属迪戈加西亚岛上建设核军事基地了。
这样看来,西沙群岛海区占有马六甲海峡到台湾海峡之间海洋战略上的枢要地位,而且也靠近北越的海防港,毫无疑义,苏联越来越注意这个海区了。中国采取速战速决战术
但是这次南越同中国冲突的时候,一月十六日苏联政府机关报《消息报》在题为《是突发事件,还是路线?》的消息中指责中国使用武力。过去在一九五九年中印边界争端爆发时,苏联的塔斯社首先迅速地暗中支持印度,形成中苏争论的一个原因,这件事同时也成了中苏对立和苏印友好的分水岭。在这次苏联和西贡的关系上,我也不由得想起了和上述过程相同的情况。
因为隐藏着这样的背景,所以中国采取了速战速决的强硬措施。
同时,尽管西贡政府提出要求,美国却狡猾地避免介入这一事件。这样,这次西沙群岛事件就出乎意料地描绘出了美中接近、中苏对立下的亚洲关系的新结构图。伸出触角的苏联
这四个群岛的领有权争端本身决不是新的问题。
中国的强点是以武力迅速地控制了西沙群岛,但另一方面,它的弱点是四个群岛中最大的南沙群岛离中国大陆很远。
在这种情况下西贡是不是要同菲律宾、台湾组成联合战线?总之,这是多年来的老问题,所以不容简单的预断。这种情况的动荡化、长期化对于在这个地区伸出新触角的苏联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果认为苏联是打破今天亚洲现状的最大的势力,我们今后也不能不极大地注意局势的展开。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4.02.28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