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洋经济》周刊文章:《苏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在中国追赶下黯然失色》
[1973年12月]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文章:《苏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在中国追赶下黯然失色》
【本刊讯】日本《东洋经济》周刊十月二十日的一期上登载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在中国追赶下黯然失色》,摘要如下:
苏联和中国对非共产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即所谓第三世界的经济援助,两国加起来也远远赶不上日本。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已经重返国际舞台的中国,作为谋求同发展中国家改善关系的一个环节,在一九七○年允诺提供总计超过七亿美元的援助,一跃而表现出援助大国的姿态。苏联也于一九七一年增加了援助额,但这未尝不可以认为是在中国的刺激下进行的。
苏联的援助,允诺额除了一九七○年以外,仍然超过中国。但是一九七二年,苏联援助的实行额为四亿二千万美元,而回收额是二亿六千万美元,纯提供水准大大低于二亿美元。相反,中国的纯提供额在一九七一年约为一点五亿美元。中苏作为援助国来说,基本上处于对等的地位。
以累计额来看一看两国援助的地区分布,苏联集中在中近东、南亚地区,而中国却是对非洲和亚洲的比重高。
看最近的趋势,苏联的援助越来越集中于中近东了。
七十年代迅速增加的中国援助在地区上包括坦赞铁路的大型设计在内,黑非洲的比重越来越高了。在亚洲地区,对于它同苏联激烈竞争的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仍继续给予大力的援助,此外引人注目的不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对秘鲁和智利等中南美国家进行援助,以这些为据点,开始同中南美国家加强贸易关系;对伊拉克和叙利亚等中近东国家早已提供了援助,今后似将迅速增加。
尤其显眼的是向世界火药库中近东的伸展。中国作为中东贸易的转口地,在贝鲁特设立了中国银行的分行,并设置展览馆,旨在扩大贸易。最近在进行具有高度政治性的贸易,为进口伊朗的肥料。
石油宝库中近东看来今后将越发成为欧美中苏再加上日本等大国之间的争夺焦点。这些大国中已有希望实行石油自给的中国,能够根据需要实行“政治性”的进口,可以说是最自由的了。
美苏在中近东的政治影响由于阿拉伯的反抗而开始下降。相反,对没有沾污手的中国,据说阿拉伯方面也是以好感表示欢迎的。
也有人认为,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今后在中近东可能要起中间人的作用,并要借此来增强自己的政治影响。
从中苏对立的焦点来说,无疑东南亚是竞相扩张的舞台。而且,自宣布尼克松主义以来,东南亚形势已日见不稳。
其中心是东南亚联盟五个国家,而对这一地区的实际援助成绩,中苏都几乎近于零。因此,在最近的将来,中苏对这一地区的援助有不小的可能是急剧增加。
然而,中苏双方都在火热地推动要加强除了援助以外的贸易和其他经济合作关系。
苏联向东南亚的扩张虽然种类繁多,但其内容却停滞在形式的程度上,实质并非这样充实。
中苏的援助竞赛业已逐渐发展为全球的规模了。
不过从整体来看,较之赶上来的中国,不能否认,苏联的援助是消极的,保持现状的,令人感到已黯然失色。当然,尽管说是赶上来,但中国由于外汇储备的限制(推算目前约为九亿美元),要超过目前的援助总额迅速增加则是相当困难的。即便如此,苏联的经济援助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是百分之零点零三,是极低的。这足以说明其消极姿态。
还有,中国的援助原则上是无息的,偿还期间也长(对毛里塔尼亚的贷款二千五百万美元,限期为五十年),而苏联的条件却苛刻得多。
中国的援助集中于建设轻工业和使用人海战术的基础设施,而苏联是以国营、重工业部门为中心,有这种明显的不同。归根结底,可以说这是根据两国经济建设的经验。
把自力更生的路线原封不动地搬向外国的中国援助方式,在目前得到了相当高度的评价。
苏联的情况则相反,援助的实态已经有了脱离社会主义原则的形迹。
勃列日涅夫时代以来,援助量很少,而援助方式却是多样的。
使人感到是突出地重视本国利益,这从苏联方面平时的发言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以前经常使用的“无私的援助”这句话已销声匿迹,而开始强调“互惠”的经济合作了。
可以指出,发生这种质变的背景是:遇到受援国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劳动力质量不高等障壁,因此,不能充分取得经济上的成果;已认识到拉拢民族主义政权的政治效果不大。
在一九六八年以前,苏联的经济援助多于军事援助,但其以后这个比率倒过来了。这个事实从其来龙去脉上看,似乎具有重要的意义。往年的经济援助大国苏联也和美国一样,“疲于援助”的色彩是很浓厚的。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12.10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