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扎伊尔》周刊文章:《中国:新对外政策》 [1973年12月]

  

  《扎伊尔》周刊文章:《中国:新对外政策》
  
  【本刊讯】十二月三日出版的《扎伊尔》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新对外政策》的文章,评述中国同第三世界、特别是同非洲国家的合作,摘要如下:
  
  一九五五年的万隆,这一年将永远是第三世界,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实上,从一九五五年以来,中国已摆脱了孤立,而同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发展了革命友谊。自她被接纳进联合国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种新的革命的国际政策,这一政策特别在于保持和发展同有着不同于她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关系。
  
  中国声明她的国际政策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的。
  
  目前,中国同反对两个超级大国霸权的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她支持所有象她一样担心自己有朝一日处于不得不听命于苏联和美国的国家。
  
  除外交关系外,她还同这些国家缔结了文化和经济协定。不论外交、文化或经济关系,中国都一贯遵循平等、互利和尊重她与之合作的国家的民族发展优先的原则。
  
  然而,在同欧洲国家保持各种关系的同时,中国把第三世界各国放在优先地位。
  
  为什么要这样优先?为什么特别要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关系呢?
  
  中国同第三世界各国一样,有过同样的遭遇,即遭受过奴役、剥削和凌辱的统治。中国在其历史上曾进行过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一解放之后,她就成为一个为第三世界许多国家的解放作出积极贡献的国家。
  
  在实行其与不同经济和社会制度国家共处的政策的同时,人民中国制定了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特别计划。在一九七一年,用于合作的款项总额达二十五亿扎伊尔(合五十亿美元),其中约百分之二十六用于非洲。直到一九七一年,尽管中国人和非洲人之间发表过各种不同的联合公报,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仍只限于马里、几内亚、加纳和刚果人民共和国。但是从一九七一年起,中国—非洲的合作发生了新的转折。在一九七二年,(又同)许多非洲国家签订了长期无息巨额贷款的经济合作协定。
  
  中国的合作要求投资少,并且主要是在能够提供给本国人就业机会的轻工业方面。实际上,中国把技术人员交给这些国家使用,这些技术员也注意培养非洲人,使后者能在短期内接替他们。
  
  相反,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援助基本上是集中于这样一些项目,它们往往要求必须购买工业化国家的器材,必须使出国者长期住下来不能走。然而,就象蒙博托总统在联合国的发言中所强调的那样,中国的合作者们采取同当地相应人员一样的生活方式,不要求特殊的利益。在西方人中间,有些人把中国—非洲合作看成是中国在非洲大陆渗透的一种手段。另外一些人甚至还说中国人有帝国主义企图。尽管有这些诽谤性的指责,许多非洲国家还是伸开双臂热情欢迎中国人。
  
  非洲国家把中国看成是同自己说同一种语言,与不发达作斗争的人的语言的交谈者。因此,本着反对共同敌人的团结精神,中国对修建坦赞铁路作出了贡献,这条铁路将使赞比亚获得经济独立从而摆脱罗得西亚和南非对它的窒息。多亏这条铁路,赞比亚的对外贸易将能正常地完成。
  
  中国对装备不足的国家的援助无可争辩地是一个好典范,这值得其他国家深思。在这期间,知道自己装备不足的解决还将取决于同工业化国家关系的性质的第三世界国家,能够依靠和自己利益一致的中国的援助。第三世界和中国都想起各国人民从工业化国家的剥削中解放出来。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长时间里将仍然是第三世界在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中的潜在的朋友。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12.08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