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美报报道:《勃列日涅夫访印目的是对付中国》 [1973年11月]

  

  美报报道:《勃列日涅夫访印目的是对付中国》
  
  说双方立场明确,苏有政治上需要,印有经济上需要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十一月二十七日刊登刘易斯·西蒙斯二十六日发自新德里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勃列日涅夫访印的目的是对付中国》《苏联人以援助拉拢印度》,摘要如下:
  
  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带着印度希望是大量经济、军事和政治礼物的东西到达这里,来同英迪拉·甘地总理进行深入会谈。
  
  访问结束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将会确信,苏联作为一个亚洲强国的形象更鲜明,有五亿八千万人的力量与中国相抗衡,印度比任何时候更依靠苏联的友谊。
  
  双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俄国人有政治上的需要,印度人有经济上的需要。
  
  俄国人对印度在不结盟国家中的显著地位也认为有重大意义,而且无疑希望在这些国家中加强他们的影响。而且这还是为了抵消中国人在不结盟国家中取得的成绩。
  
  这次访问是在许多印度人确信美国对印度失去了一切兴趣,事实上是对整个南亚失去了一切兴趣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的时候进行的。
  
  勃列日涅夫知道,印度武器的任何大规模的改善都会立即引起印度传统的敌人——巴基斯坦——的公开反对。在关系长期恶化以后,俄国人正在开始改善它同巴基斯坦的关系,因此勃列日涅夫现在不大可能冒这种风险,特别是因为印度在军事上已经大大超过了巴基斯坦。
  
  相反地,俄国人却非常希望苏联海军能获得在一个印度港口停泊的权利,虽然印度政府极力否认这种可能性。
  
  大多数分析家认为印度会给勃列日涅夫以任何特殊的停泊权利是可以怀疑的,如果原因仅仅是因为这样做将会激怒它在印度洋上的邻国的话。
  
  为了同样的理由,印度不大可能对勃列日涅夫的另一个心爱的计划——亚洲集体安全计划——作过分认真的许诺。
  
  尽管如此,观察家们断定勃列日涅夫会设法要甘地夫人发表某种声明,一般地表示赞同集体安全计划。他们还断定会谈结束时发表的公报也要谈一些关于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方面的事。
  
  总的说来,勃列日涅夫的访问不大可能产生任何惊人之事。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11.30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