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七十年代》详细译载西德《明星》杂志一篇通讯:《在坦赞铁路的中国人》(待续)
[1973年11月]
香港《七十年代》详细译载西德《明星》杂志一篇通讯:《在坦赞铁路的中国人》(待续)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十一月号(第46期)以《在坦赞铁路的中国人》为题详细译载西德《明星》杂志的一篇通讯,全文如下:(原译者按:一九七○年开始,中国政府在经济与技术上,协助坦桑尼亚与赞比亚两国建造一条长达一千八百公里的铁路,以改善赞比亚所出产的铜的输出情况。
这一工程,曾被美国专家加以否定,认为不可能进行。美国只愿意帮助建一条公路,并已在一九六八年开工。现在,中国人助建的铁路和美国人助建的公路都在加紧进行中。西德《明星》杂志的记者在不久前实地访问了在当地建铁路的中国人与修公路的美国人。并且对这两件工程及其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援外政策、工作方法与态度作了一个比较。写得具体而生动。原文刊于今年九月二十日的《明星》杂志,作者系彼得·格鲁贝。原题为《毛氏的人做得快些》,副题是《在东非的中国人和美国人正在竞争赶建》。)
中国人与美国人正在东非洲进行一场艰苦的决斗。一个正在建造一条长达一千八百公里的铁路,另一个则在建一条九百公里长的公路。两条路都应该在六年内完成。然而,今天已经可以确定一点:中国人已经毫无疑问地占了上风。他们的建铁路工程较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年半;相反地,美国人落于他们自己计划数个月之后。双方——中国人与美国人——都认为非洲人要对两种完全不同的工作结果负责。在姆贝亚铁路施工地点的中国负责人温先生说:“我们的工作所以能如此顺利进行,我们得首先感谢坦桑尼亚与赞比亚参加建设的劳动人民与他们两国政府。”美国蒂尔公路建筑公司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城的经理人沃尔什则说道:“我们的工作所以落后,最主要的是因为那些可恶的黑人不断地把我们的机器开坏了。”美国人所建的公路是由达累斯萨拉姆城到其邻国赞比亚的边界。中国人造的铁路要由达累斯萨拉姆到赞比亚境内的铜矿区。这两条路都应该改善铜输出国赞比亚输出铜的情形。因为赞比亚目前还没有一个出海口,她必须把铜运过葡萄牙的殖民地安哥拉然后装船运走。
当我们到达铁路施工地点时,正是午后两点钟。铁轨在炎日下闪光,温度计指出在树荫下的温度是摄氏三十四度。风正刮过无人的荒地。一台柴油机车头停在铁轨的最前头,在已经准备好的枕木上举着下一节铁轨,工人们正在用铁棍要把铁轨放正,他们再根据一个领班的口令把方向校正好,然后把铁轨上紧。机车头放上刚刚铺好的铁轨又举起另外的铁轨。每六分钟能铺好一节铁轨;二十四小时能铺成九公里。在工作地点有四十个人正在工作着,其中二十五个非洲人、十五个中国人。现在大约共有四万人参加兴建铁路,而四分之一是中国人。他们与非洲人共同工作在一起。无论是在安铁轨,在机车头上,或者在车间里,总是在黄种人旁边或站或坐着一个黑人。这些黑人在那里不是被看成当帮手,而是同事。一位没学过手艺的非洲工人按照不同的工作情况每月能赚到二百至三百东非先令,相当于一百至一百五十马克。一位中国专家所赚的是这个数目的一倍。当这些中国人最后离开非洲的时候,他们会得到一只瑞士制的手表作为临别纪念。
这条正式命名为坦查拉的铁路有一千五百公里长,再加上一些支线共长一千八百六十公里。这个长度相当于由汉堡到意大利的那玻利(即:那不勒斯)。但是这条铁路要贯穿非洲未开垦的地区,疟疾丛生的湿地,最高达二千公尺的山地及穿过人迹未至的区域。它还要越过很多的桥梁及二十二个山洞。“为了要减轻非洲朋友的负担”,中国人在他们所到之处生产了大部分他们所需要的粮食。当他们穿过荒野的地区时,他们总是开垦出新的菜园,养了鸡与猪。他们就象一个来自东方的带着货物与牲畜的大旅行队伍越过不见人烟的荒野。没有这些自己生产的粮食,坦桑尼亚可能根本无法养活这些外来人。
建铁路用的铁轨是来自中国,同样的还有一百个柴油机车头与一百二十个车厢也要来自中国。水泥制的枕木是在坦桑尼亚制的;施工所需要的车辆则是来自世界各地。
中国人住在帐篷里,或者住在可拖走的木房子里,或者住在简单土砖造的房子里。这些砖都是他们在当地利用阳光烘制而成的。一个房间有四个、六个或八个双层床。无论是铁道工人、机车头司机或者组长也好,他们都住在同一个房间里。在墙壁上贴着毛泽东的像与语录,很少看到一些有关个人的照片。没有一张裸体女人的照片。不象在那些欧洲与美国建筑队的营房里,这些裸体女人照片随处可见。在中国人的住处找不到一个非洲人在那里当厨师或佣人。不象那些在非洲的白人家里有黑色佣人在侍候着。中国人也不去找女孩子,他们在晚上也不去邻近的村庄寻花问柳。他们或是下中国象棋,或是打乒乓球与篮球;偶而也放映中国电影。在来自欧洲的援外人员,美国水手或者非洲政治家们为了找女人过夜而经常出没的有名的咖啡馆、旅馆的酒吧间里是看不到中国人的。一位坦桑尼亚政府宣传部的副主任说:“如果美国人或者欧洲人到我们这里来建一条公路,我们以后可由那些混血小孩子的皮肤认定,那些外国人以前的营地在那里。但是至今我们还没发现一件中国人与非洲妇女生小孩子的案件。”
好些中国人来此已经几年了,回国休假最多每两年一次。来自与坦桑尼亚友好的罗马尼亚的坦查拉铁路总工程师伊沙克坚定地说:“除了工作、吃饭、睡觉之外,中国人不做别的。他们怎么能够这样生活,对我而言真是一个谜。”我们的翻译张小姐,二十七岁,很动人,回答所有有关技术方面的细节问题、工作时间、甚至于工资,简直是有问必答。但是一谈到她私人生活问题时,她就用政治口号来回避。当谈到她是否有一个男朋友在中国,是否想念他时,她却回答说,“我们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友谊而工作”,“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的国家给全世界一个好的印象”。(待续)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11.20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