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评论中美关系《美中关系的继续演变》
[1973年11月]
布朗评论中美关系《美中关系的继续演变》
【美新处华盛顿十一月十六日电】题:美中关系的继续演变(国际新闻处新闻分析员:巴·布朗)
外交公报的措词往往是有意含糊其词。虽然很难说在基辛格国务卿最近访问北京以后发表的外交公报是一个例外,但是这篇公报的确异常清楚地陈述了它的基本看法: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有了改善,并且正在以一种在不到两年以前的确是从头开始建立关系时谁也不敢预料的速度继续得到改善。
从已发表的说明三天半的会谈情况的包含七百个含糊、微妙的字的公报中,的确必须得出这个结论。例如关于台湾问题的一段重要的话是这样说的:“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中国方面再次表示,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只有在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记者们要基辛格一行的一位高级官员说明谈到中国的立场的字眼的具体含义,这位官员只是说,这些字眼似乎包含一种字义上的“细微差别”,必须在进一步的讨论中加以探索。他认为周恩来总理这样一个对字义上的细微差别感觉很敏锐的人在说明中国的立场时可能是字斟句酌,以便鼓励进行这样的探索。
在将来有可能走向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时候,在北京和华盛顿都已打下了基础。基辛格最近一次(第六次)同中国领导人进行的会谈还取得了另外两个超越上海公报阐述的立场的显著进展,其一是规定两国要讨论一般国际问题以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其二是加强先前达成的关于在具有权威的级别继续进行磋商的协议。基辛格博士同毛泽东主席的会见也用异常热情的字眼加以描述,被说成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有远见的交谈”。
最后一点、然而从可能进一步发展关系的角度看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双方对设在北京和华盛顿的各自联络处的职能表示满意,并商定“继续扩大联络处的工作范围”。这可能不仅意味着扩大双边交流(这在公报中也是达成协议的),而且也许意味着增设领事馆、贸易和新闻机构。如果这样的话,两国的联络处就会很接近于取得大使馆的地位了。
为记者分析公报的这位美国高级官员强调说,正式建立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也许不象有时候看起来那样重要。原因是两国政府之间的实际接触发展得如此成功,因而互换大使也许主要具有象征意义,而不具有实际意义。
同样,这篇公报的重要性也许主要不在于它的字眼,而在于它作为使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的一部分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尽管公报的一部分措同是含糊不清的,可以说公报包含很多内容。
【美联社华盛顿十一月十六日电】(记者:斯潘塞·戴维斯)国务院的一位高级官员今天说,如果北越试图以军事力量接管南越,美国卷入印度支那战争的整个问题都将再次出现。
根据国务院为退休的美国外交官员介绍情况的条例,不能透露这位官员的姓名。
有人问到台湾人在将来某个时候宣布成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问题时,他说,这将为美国引起一些根本的问题,因为美国已接受中华民国和大陆中国的关于一个中国的看法。
他估计比台湾独立的可能性较大的是,执政的国民党宣布今后它只代表台湾省,不代表整个中国。
这也将为美国带来政策方面的难题。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11.1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