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报道:《中苏边界谈判走向无成果的第五年》
[1973年11月]
日报报道:《中苏边界谈判走向无成果的第五年》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十月二十七日刊登该报驻香港特派记者山本发回的一条电讯,题目是《中苏边界谈判走向无成果的第五年》,摘要如下:
继续对立的中苏两国唯一持续进行业务谈判的场所——中苏边界谈判,在没有取得任何具体成果的情况下,很快就迎来了第五年。两国只就原则论正面地进行交锋,似乎全然看不到妥协的迹象。
虽然如此,中苏两国之所以不打算使谈判决裂,可以认为是本着尽管完全没有进展的迹象但仍要继续进行谈判的这种态度。中国参加谈判的大原则是让苏联政府公开承认从中国掠夺大量领土的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和伊犁条约等沙皇俄国与清朝签署的边境条约是不平等条约。
中国主张,如果苏联接受中国方面的原则,那么,就可以基于这些条约修改细节。
关于按照现存的条约,修改边界细节这一点,苏联方面也完全没有异议。不过,在承认北京条约以及其他条约是不平等条约这一点上,意见则是针锋相对的。苏联的主张是,这些条约从历史上看,完全是普通的条约。
因为两国都不想大幅度地改变边界的现状,所以,不存在象中印边界争端那种需要修改大片领土的严重问题。仅就谈判本身而言,可以说,原则论的交锋正在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
中国在坚持原则上是严格的,不过,在现实地运用其原则的时候却是非常灵活的。这一点,从在暂时冻结台湾问题的情况下,下决心和美国改善关系一事中也明显地看得出来,香港的观察家们一致指出,中国在与苏联进行边界谈判中,之所以完全没有要采取灵活态度的迹象,这反映出中苏两国关系的进退维谷的严重程度。
此间观察家认为,苏联方面也明明知道,在中苏边境部署包括核火箭部队在内的一百万军队以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中国方面是不会以灵活的态度对待谈判的。
如果苏联铺开包括核部队在内的一百万军队的话,那么,在装备上亚于它的中国就不能不部署比他更多的军队来戒备,这是自然的。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十大政治报告阐述了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保持警惕的必要,那么,毫无疑问,中国也正在作万无一失的准备。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11.0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