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晚报》评蓬皮杜即将访华的文章
[1973年09月]
《法兰西晚报》评蓬皮杜即将访华的文章
《蓬皮杜在中国:同毛和周恩来会谈的事项》
【本刊讯】《法兰西晚报》九月六日刊登塞尔日·马费尔写的一篇评论,题目是《蓬皮社在中国:同毛和周恩来会谈的事项》,摘要如下:
中国准备使蓬皮杜受到一次显然热烈而友好的欢迎。中国领导人希望通过这种作法来表明他们把尼克松一九七二年的访问和法国总统的访问加以区别,在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眼里看来,尼克松的访问是一种“谢罪的访问”,而法国总统的访问则可以称之为一种肯定性的访问。
这就是把九年的在政治和外交方面虽不说是一贯友好和轻松的,至少也是有用的和有成效的接触肯定下来。因此,法国蓬皮杜的正式访问是承认中国——这是戴高乐将军于一九六四年一月决定的——的正常结果。当蓬皮杜星期二在北京机场降落时,他就成为西欧国家中第一个作这种访问的元首。
法国从这次访问中能够指望得到什么?这次访问的意义或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今天世界上首先令人惊异的是,政策、问题、冲突、利害关系等一切东西都是相互牵连和保持原状的。在这种具体的、因而是不协调的音乐演奏会上,中国是警惕而坚定地保持它的音调。法国也是如此,毫无疑问,这就部分说明两个国家之间目前的良好关系。
中国将一如既往:仍愿是一个闭关自守的世界,对外国一无所求,尤其不期待外国的消费品。中国人虽然战胜了贫困和饥饿,但还要过很长时间的显然是俭朴的艰苦生活。
在外交方面,表现为一种不可动摇的民族独立愿望。中国对美苏勾结及其在亚洲的后果格外警惕,它确实有“社会帝国主义”可能侵略它的想法,“社会帝国主义”代替了“现代修正主义”,即苏联。
中苏冲突目前是主宰世界生活的两三个因素之一。人们看到它一直影响到超级大国的政治赌注——欧洲。
对于中国人来说,拒绝苏美霸权主要表现为揭露华盛顿和莫斯科的“核勾结”,继续执行核军备政策和附带地同意法国的这种政策。
人们也会注意到中国一再提出的警告,新近在中共十大之后人们还听到对西欧发出这种警告:“不要相信欧洲的缓和,不要让社会帝国主义把你们迷糊住,社会帝国主义不会放弃它的征服欲望。要团结起来和提高警惕!”
我们刚描述了蓬皮杜访问北京的背景。法国总统同毛和周将首先谈和平和战争、和平共处、不同社会制度人民之间的合作问题。
蓬皮杜将获得法国在中国可以获得的那种影响,即这样一个国家的影响:它具有一项特有的政策,坚持独立,在戴高乐时代有勇气向十年前在西方盛行的反华人云亦云之风挑战。
所有这一切并不等于说,总统之行必然有去年尼克松之行那样的荣耀和意义。尼克松总统之行是一个奇迹般的回转,而蓬皮杜之行我们则说它是一种肯定,也可能是一个出发点。
会谈的问题是什么呢?人们刚刚拟订的题目是:世界的大平衡或不平衡,欧洲和亚洲的安全,裁军,中国和法国都十分关心(当然目的不同)的第三世界问题。
不过,也有纯粹法中关系。在文化交流方面,一九六四年有希望的开端已被文化革命完全中断。中国在这方面无疑是长期关门的。
剩下的是贸易。蓬皮杜将说,外交部长若贝尔(他自然要参加这次访问)也将说,友谊是很好的,不过应当有具体行动。
法国出口商总是错误地认为,良好的政治关系是足以发展贸易的。这是期待国家做主要工作的法国人的一种缺点造成的。今天,日本和德国在同中国的贸易中明显地超过了法国。这并不是中国对它们优待的结果。
然而法国的目标之一主要是在北京开设一个类似我们出口商的常设机构的法国工业使团,一个类似已在北朝鲜存在的机构,然而中国人似乎对此不太热心。
无疑中国需要重型设备,例如化学品工厂。它向国外购买这些设备,然而中国领导人象我们已指出的那样,拒绝把中国向世界经济大大地开放,一方面是为的不耗尽一个穷国的外汇,特别是为了丝毫不依附于资本主义经济和一般说来依靠外部世界。这是一个具有绝无仅有的能力的人民经常考虑民族独立的结果,具有革命愿望的结果和感到自豪的结果。
最后,蓬皮杜和周恩来将看到,在法中关系中占首要地位的东西,即政治。在若干年中,在法国驻北京大使馆的秘密接触中,然后在法国政治家访问中国或中国政治家访问巴黎的时候,政治接触在两国之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下周的法中最高级会晤后,不免产生这样的想法:巴黎和北京之间将建立起定期政治磋商的习惯。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9.08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