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日报刊登一篇记者座谈会纪要评述周恩来同志在十大的报告 [1973年09月]

  

  日报刊登一篇记者座谈会纪要评述周恩来同志在十大的报告
  
  《今后的中国》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九月一日刊登一篇记者座谈会纪要,题目是《今后的中国》,摘要如下:
  
  周报告的发表使十大的全貌大致已经清楚,在此机会,负责报道中国问题的记者对十大和中国的今后作了如下的展望。
  
  A:略读了一遍周恩来报告,感到很通俗,而且很有趣。譬如在引用的列宁的同一段话中,谈到了强盗的比喻。这样便令人感到明确地抓到了问题的核心,此外这次报告是非常简洁的。
  
  周的报告把林彪事件同苏联这两者的关系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想这对苏联的刺激相当大。
  
  B:文化革命也是同苏联决裂的运动,九大的政治报告已经把中国的主要敌人,从美国转变到了苏联。在此后解决越南问题的阶段,邀请美国总统访问,同美国进行了和解,同日本也恢复了邦交。我认为十大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召开的。从周的报告来看,当前,根据和平五原则同西方改善关系和与苏对立的方针并没有改变。周的报告呼吁结成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很明显,这是针对苏联的,当然已经估计到了会刺激苏联。
  
  B:周的报告说,要特别警惕苏联的突然袭击,对苏联的批判很猛烈。
  
  另外,“超级间谍”林彪被揭发后在中国难以搞破坏活动了,因此警告西欧说:你们如果掉以轻心的话,就会吃苏联的亏。使人认为,中国处于为反苏而不择手段的紧迫状况。
  
  D:从周的报告列举捷克事件以来的苏联的“侵略、干涉和颠覆活动”的方法中也流露出中国处于被压迫状态,或者说是受到重压的状态。
  
  C:我认为,在批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实力政策中,说两国“争夺(世界)是绝对的、长期的;勾结是相对的、暂时的”,是一句名言。周的报告不仅呼吁第三世界,而且也期待西欧和日本参加对抗两个超级大国。我认为,中国的外交的基调是“中间地带论”。如果可能,也显然是要在导致对美和解的新的和平五原则的基础上把美国也拉进反苏统一战线,因此才加紧同美国改善关系。
  
  A:在外交成果中,把对日邦交正常化和对美关系的改善同时予以高度评价。在周的报告中,作为批判苏联的一部分,也谈及了北方领土问题。
  
  D:看一看新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在担负着下一代领导任务的新一代人的晋升上有引人注目之处。这在九大时已经开始实行。在对外方面,周的报告继承和发展了九大路线。
  
  C:的确是那样,断然把王洪文提拔到仅次于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党内名列第三位的“第二”副主席,象征着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巨大热情。
  
  A:周的报告号召继续“批林整风”,并预言说,象批判林彪那样的同“内部敌人”的斗争“今后还会出现十次、二十次、三十次”。
  
  B:关于这个问题,周的报告引用了毛主席的一段话:“要注意一个倾向掩盖着另一个倾向。”同时指出:“反对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掩盖着林彪的修正主义。”据说从批判刘少奇的文化革命时起,毛主席在给江青夫人的信中就说出了对林彪的担心。周的报告指出,要在同那种倾向的斗争中培养新的领导人。同时也对老干部强调说,即使地位下降也要经得起考验。就是说,着眼点是在这种斗争和考验中培养强有力的领导阶层。今后九大路线和培养接班人的方针不会改变。
  
  C:周的报告预告将召开隔了将近九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很多人认为很可能在本月举行。已经举行了党代表大会,当然执行今后政策的方向也已确定下来。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将通过新宪法,决定国家机构和人事,整顿国家体制,通过第四个五年计划,从而进入一个新阶段。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9.1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