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台北《人与社会》刊载丘宏达的文章:《中美关系的最新发展评述》(完) [1973年08月]

  

  台北《人与社会》刊载丘宏达的文章:《中美关系的最新发展评述》(完)
  
  (续昨)
  
  此外,原来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现还有四十多国)也因中华民国的消失而自动终止对其承认,要其承认台湾国又要大费周章,此时这些国家多会借此机会改承认中共。
  
  (4)台湾国不要想进联合国,因中共在安理会必然否决台湾国的申请入会,其他国际组织中共在内的必全力阻止,所以也几乎没有可能人会。
  
  (5)由于中美条约已解除,内部又起混乱,中共用空袭、海军封锁、民族主义号召,台湾国将不易维持,最后只要用少许兵力就可“解放”台湾。
  
  (6)台湾如宣布独立,内部必有一段混乱时期,中共也必在台海制造紧张局势,海外华人大多数会群起反对,外人及华侨投资必先撤出,台湾本地资金也将外流,台湾经济与社会必然混乱,增加被中共解放的机会。
  
  (7)中共现在用兵解放台湾一时不易号召内部人民,且又变成在外敌威胁(苏联)时还打内战的局面,如台湾独立,中共正好以讨伐汉奸收复失土来号召大陆人民攻台。在苏联方面也正好压迫中共让步并让中共实力在台湾消耗,减少对苏敌视。
  
  除了上述实际上的困难外,由历史上及最近之事例来看,独立亦无可能。有些主张台独的人常举美国脱离英国独立之例,但不知二者情况不同,英、美相隔几千英里的大海,美国独立之时巳较英国版图为大,又有法国有力协助,台湾有这个条件吗?唯一独立成功之例是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独立而成立孟加拉国,但其情况与台湾也完全不同。
  
  五、台湾的前途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知,台湾不独立还可以维持现状继续繁荣,在可预见的将来不至有问题,但一独立恐怕未见其利先受其害。至于台湾的最后前途如何,从事理上客观分析,不外下列几个可能:
  
  (1)中共“解放”台湾。
  
  (2)中共大乱,中华民国政府渡海反攻。
  
  (3)国共和谈,解决台湾问题。
  
  (4)大陆新势力推翻中共政权,改行民主自由制度,中华民国政府因此与新政府谈判和平统一的问题。六、外交上因应之道的几点意见
  
  由上述讨论可知,中美关系已进入新阶段,我们的基本国策在方向方面并无问题,而台湾与大陆之终必统一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们所愿见到的统一方式最好是上述的第(2)、(3)或(4)种,最坏是第(1)种方式。要想达到第(2)、(3)或(4)种方式的统一,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先要保住台湾,以往台湾的安全除我们自己的实力外,主要靠美国,而中美之间的协防关系是根据一九五四年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目前美国与中共已进入准外交关系的阶段,一旦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条约就不易维持。所以目前对美外交甚为重要,能多延缓中共美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一天,对我们就多有利一天,政府虽已在这方面努力去做,但有不少方面仍未注意,或某些官员已注意到,但决策人员仍不了解重要性而快速决定对策。这方面牵涉甚多,只能略提几点供各方参考:
  
  ①美国是一个民主的国家,选民的动态,执政者必须注意,目前美国对华政策的逐渐改变,主要是舆论逐渐改变。美国新一代的选民中有不少认为中华民国或台湾是与中共改善关系的障碍,在道义上没有支持的必要,所以尼克松改变政策并非一意孤行,而是有相当民意基础,这点必须了解。
  
  ②美方改变政策前必先公布一些外交文件,试探民意,或作为其改变政策的理由。我们对这点必须预作准备,先将中美关系文件整理编印好,必要时公布,以免为美方一面之词所曲解,以往美国公布白皮书,我方未以事实及可靠文件解说为一大失策。
  
  ③美方学者对政策有相当影响力,美国不少政策设计工作委托学者担任,我方与美国学者联络,往往有几个毛病,一是对方来华一定要利用他做八股式宣传,而这种宣传对该学者在美学术地位颇有妨害,甚至有时报上登些人家没有讲过的话。二是用反共八股向对方说教,美国研究中共人员之多、分工之细、资料之多,非国内任何中共研究机构可比,我们不时讲些对方认为幼稚之话,而对我们有利的资料或观点往往反而不知道向对方提供。
  
  ④由于美与中共已有“准外交关系”,所以我国与中共在美斗争必须用“文斗”方式,不可用“示威”、“游行”等闹事的方式,否则以后美国对我方人民、团体或官员赴美必多加限制,对我在美工作不利。
  
  ⑤我国不论如何“庄敬自强”与外交上的努力,除非光复大陆,美国与中共建立正式关系恐在将来不可避免(我与美国关系则可能改为准外交关系),所以在美必须早作布置。另外美国如通知我国要与对方建交,我国处理方式必须慎重,联合国退出前,台湾到处挂红布的可笑方式(有位官员对作者解释这表示政府已尽力去阻止中共入会,听了真是啼笑皆非)及中日断交前的闹剧,希望不要重演,这种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令人好笑,且忘了应做可做之准备。
  
  (完)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8.1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