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西德的报纸报道:《没有人带着完美的答案从北京归来》 [1973年06月]

  

  西德的报纸报道:《没有人带着完美的答案从北京归来》
  
  说中国的工业进展给西德经济访华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六月二日刊登了G·鲁格的一篇报道,题目是《没有人带着完美的答案从北京归来》,详细摘要如下:
  
  当德国经济代表团同其东道主驶向扬子江口时,上海高楼大厦的顶部云彩缭绕。访问者在世界最大的工业都市所获得的印象补充和修正了他们在北京同中国经济专家、部长和政府首脑周恩来的会谈中所了解到的情况。
  
  事前德国工程师向他们报道了关于上海的造船厂的情况。他们曾看到一艘南斯拉夫船和一艘中国船并排停泊在一起,并且认为,中国人的焊接工作要比以优秀造船者著称的南斯拉夫人更好。
  
  中国没有因德国客人之故而做作一番。人们友好而坦率地让联邦共和国的来访者亲临现场参观工农业情况。代表团里有能够判断出各种各样的工业设备的技术水平的专家,他们也是清醒地这样做的。代表团团长拜茨说,他想象中的中国经济不是这样的。人们不能把中国划分为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德国经济家们只是有保留地接受了中国人的谦虚的说法,中国人说他们的工业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他们看了工厂、大型的农业企业和工人的住宅;他们的评价比大多数在中国的旅行者(他们不是羡慕就是失望)的评价更为清醒。印象深刻的进展
  
  以上海卡车厂为例,这是一个具有工场性质的装配厂,有两千名工人,每年生产的卡车达到一千四百辆。该厂的车间没有给戴姆勒一本茨厂的一个董事提供新的知识,但他却得知,这家工厂在十五年以前仅仅是一个修配工场并且正是这样的工场变成了现在的车间。他不仅看到,在工厂前面的马路边存放制件的露天仓库有半公里长,而且也看到,在那里高架移动起重机正在为工厂的下一阶段的扩建作准备。他看到了中国人拥有的东西和他们所缺乏的东西,以及他们要创造的东西,他获得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他们往往是很谦虚,根据中国工业今天的设计能力来看,中国工业是可以用强大的标准机器装备这个国家的。但是与苏联六十年代末期的工业相似的中国工业要跳跃到工业技术发展的下一个水平将是困难的。在德国客人所参观的工厂里,最近几年很少就新的机械装置进行投资。
  
  对外经济只是作为补充
  
  但是也有令人感到惊奇的事情:一个德国工业家在上钢一厂的老式的钢块轧钢作业线前更多地以一种开玩笑的口吻提出一个问题:是否可以采用高度现代化的钢条轧钢方法呢?使他感到惊奇的是,过不多久他就看到了钢条轧钢作业线。人们告诉他,这是一九六九年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建造的,就在德国第一个这种类型的工厂投产以后四年。
  
  德国代表团能够亲临现场了解到中国已经作出了什么成绩,还必须作出什么成绩。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但是这一代表团提出问题和得到回答,这是这次访问中最重要的东西。谁都不能带着完善的回答回来。
  
  对两国经济的困难和可能性的探询必定会提供一个基础,人们在此基础上考虑未来的合作问题。代表团了解到,一种东欧式的合作是谈不上的。在同中国的交易中将不会有提供资金的巨大任务,只是对于个别的大型项目来说才有可能。中国遵循的不是国际分工原则,它把对外经济只看成是对本国经济力所不能及的部门的一种补充。
  
  在这种看法中遗憾和崇敬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由此就更为确切地看到在对中国的贸易中什么东西是可能进行的。这一代表团所进行的会谈可能促进了正在进行的有关几个大型项目的谈判。更重要的是,双方都已开始就未来经济交流的可能性问题进行思考,中国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德国代表团提出了许多建议,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建议。
  
  在这一方面,“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五十年代是占着垄断地位的,它在中国作了许多事情以便让人们来了解德国。为了使人们了解今天德国的情况,就必须由波恩来作点事情了。除了贸易和经济问题外,还谈及了这样的问题,这一点是德国代表团成员巧妙挑选的结果。
  
  代表团有着一位把经济和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团长,这就是拜茨。中国东道主必然对此感兴趣。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6.0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