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日刊特辑《焦点------一九七三年的苏联》第三篇文章:《勃列日涅夫的诱惑日本“遏制中国”的战略》 [1973年06月]

  

  日刊特辑《焦点------一九七三年的苏联》第三篇文章:《勃列日涅夫的诱惑日本“遏制中国”的战略》
  
  【本刊讯】日本《人与日本》月刊一九七三年一月号刊登一个特辑,题为《焦点——一九七三年的苏联》,这个特辑由四篇文章组成,现将寺谷弘壬写的第三篇文章《勃列日涅夫的诱惑日本“遏制中国”的战略》,摘要如下:
  
  苏联开始对“第三世界”进行经济和军事援助是一九五五年。最初接受苏联援助的国家是印度和阿富汗,其后受援国增加。
  
  苏联最卖力援助的国家是印度、埃及和印度尼西亚三国。援助资金贫乏的苏联考虑到其援助的效果,似乎是重点援助那些最容易向社会主义社会演变的“民族民主主义国家”或“革命的民主主义国家”。
  
  如果现在就问其成果,恐怕还为时尚早。
  
  然而就对这三个大国的政策而言,在印度尼西亚众所周知的九·三○事件已完全失败;埃及由于最近的不和也不能说是成功的;至于印度,虽然印巴战争以后苏印关系非常融洽,可是,如果说印度在向“社会主义道路”迈进则是没有希望的。
  
  倘若苏联想要把第三世界置于它的势力之下,那么它就必须拿出更多的巨额援助。
  
  苏联到了勃列日涅夫政权建立之后,自己承认了对第三世界政策的失败。
  
  印度尼西亚自不必说,就是在马里、阿尔及利亚和刚果,苏联也间接地领会到它的楷模已经死产。
  
  勃列日涅夫政权对赫鲁晓夫的天真估计做了反省。
  
  苏联给后进国家树立的发展楷模并不那么富有魅力,而且也没有奏效。说到这,苏联就必须在这个地区使用能够掌握主动权的其他手段和建立其他理论基础。
  
  因此,名曰勃列日涅夫设想的亚洲集体安全保障设想就应运而生了。这个设想的内容还有不少暧昧不清之处,但是它的目的却早就明确了,也就是说,要实现这个设想,从而在实现过程中,排除美、中在亚洲和中近东的势力,强化同亚洲和中近东地区各国的经济关系,加强苏联的影响。
  
  虽属陈词滥调,但“遏制中国”乃是亚洲集体安全保障设想的主要目的之一。中国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苏联的这种意图。中国共产党指责说,苏联的这个设想显然是针对中国的,不过是美国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翻版”,这是苏联领导人从已故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垃圾堆里拾来的破烂货。
  
  此后,苏联经常强调这个设想不是“遏制中国”的,但这肯定是强烈地意识到中国而要建立的。即或中国参加这一设想(连即或也是不可能的),那也不能改变“遏制中国”的性质。
  
  亚洲集体安全保障设想的范围,东亚和东南亚自不待说,进而甚至把印度次大陆和中近东也包括在内。就是说,其对象是亚洲和整个中近东。
  
  直到日中恢复邦交后的今天,苏联仿佛也未放弃让日本参加亚洲集体安全保障体系。据认为,在不久行将举行的缔结日苏和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苏联将强烈要求日本参加。
  
  苏联本身也不认为这个亚洲集体安全保障设想能那么快地实现。似乎是想在稍长的期间内实现这一设想。在欧洲的集体安全保障体系成立之后,苏联将正式开始推进这个设想。
  
  但是,到那之前,苏联对事态的发展并不是袖手旁观的。它正采取各种手段,努力实现这个设想。第一,为了实现这个多国间的集体安全保障体系,苏联正专心致志地从事那项积累苏联同亚洲和中近东各国的三国间的积累工作。苏联认为,成为集体安全保障基础的将是其主要成员国同苏联的两国之间的安全条约。在苏联—埃及(一九七○年五月)、苏联一印度(一九七一年八月)、苏联一伊拉克(一九七二年三月)之间,已经签署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虽然明确声称亚洲集体安全保障体系不包括军事援助条款,但是研究一下这些内容就可以看到军事条款或者说是军事色彩很浓的条款。为实现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苏联第二是要尽量维护同亚洲和中近东各国的经济关系。苏联不是建立那种一贯的以经济援助为主的关系,而是通过纳入了商业轨道的不固定的贸易关系来接近中近东各国。
  
  第三,是参加象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或亚洲开发银行那样的既存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以接近亚洲和中近东国家。另一方面,准备新建由苏联自己掌握主导权的地区经济集团,譬如关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三国经济合作的柯西金设想和修筑穿过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领土的公路干线,就是其适例。
  
  第四,似乎可以指出,苏联要通过配备和增强海军力量来确保对中近东国家的心理上的信任。苏联海军向亚洲扩张的方法是所谓的炮舰外交,采取的体制是军事上被动和政治上的攻势。这种做法对沿岸各国产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如上所述,苏联企图同时而又平行地实施多方面的政策,以此来实现亚洲集体安全保障设想,异想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苏联对第三世界的领导权。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6.01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