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济学人》特辑:《美中接近的综合决算》(续完)
[1973年05月]
日《经济学人》特辑:《美中接近的综合决算》(续完)
二、《打开了闸门的美中经济交流》——《每日新闻》经济部山本刚士
美中经济交流以出乎预料的速度发展着。据估计,在中断了二十多年之后,从去年重新开始的美中贸易,今年将扩大到四亿美元以上。美国国内也不断地采取了旨在促进对华经济交流的措施。
当然,虽然说美中经济交流越来越活跃,但是中国的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原则并没有改变。。
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上,最近的一个特点是对苏联的强烈的警惕心理。
在对美苏的这种战略中,中国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放在首位的。从去年以来,中国相继向西欧和日本派遣了经济代表团,而且还接待了来自这些国家的经济方面人士,在中国举办工业展览会,这都表现出要学习西欧和日本的技术水平以促进经济建设的姿态。
现在,中国似乎正在把重点转向赶上比西欧和日本与先进国家“落后的方面”。周恩来总理也曾经讲过学习新技术以建设经济的想法。他对去年夏天访华的稻山代表团(日本经济界人士访华团)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专务理事萩原定司说过:日本采用新的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发展很快。一定要向诸位学习。采用新技术可以加快生产建设的速度。打算从日本购买各种设备。周总理说的要“从日本购买各种设备”,这是因为对方偶而是来自日本的代表团,若是从美国来的当然也是可以的。美中关系正常化对两国的经济交流来说,也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是美国。在美国,为了促进美中贸易,一致同意成立全国理事会。据三月二十七日发行的《纽约时报》报道说,这个理事会是经美中两国政府承认,作为非正式贸易渠道而设立的,对对华贸易感到关心的美国企业不论哪一家都可以参加。
当然,美中经济关系不能不对我国和西欧的经济界产生影响。中国现在正在同日本和欧美国家举行进口飞机、卡车以及石油化学成套设备等的谈判。看来,采取不只是依靠一个国家的方针。这当然会在日、美和西欧之间引起竞争关系。
美中经济关系今后如何发展,多半取决于两国的政治关系和国际政治形势。在美中之间虽然已经拔掉了越南战争这个刺,但另一个刺即台湾问题却依然存在。而且,美国对台湾投资十亿多美元,美台贸易的现状是七二年已超过了十二亿美元。另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譬如,中国从对苏关系出发如何评价对美关系呢?进而,为了对抗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欧洲共同体对策呢?等等。美中经济将受这种潮流的限制。当然,这对我国来说也并不是没有关系的。
三、《迅速发展的美中关系正常化》——《每日新闻》国际部山本展男
虽然越南战争的余烬还在继续冒烟,但围绕着印度支那的美中两国的国际政治上的力学结构大概已不会有大的变动了。因为可以认为,在苏联想要从北方大幅度扩张势力的情况下,美中在亚洲的利害关系,共同点远远大于不同点。
自尼克松访华以来,两国确实正在走加强关系的道路。
自今年以来,美中关系一直带有非常浓厚的业务性色彩。其最精采的部分,还是二月二十二日华盛顿和北京同时发表的美中联合公报。这个公报显示出在尼克松访华后主要是由民间级所积累起来的两国间的交流,确实已经反映到国家一级的成就。
显然,两国政府都把相互开设的联络处看作是具有大使馆机能的机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承认了台湾的独立地位。因为可以认为,阻碍美中之间完全实现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原因只是台湾问题,而围绕着这一台湾问题,美中之间有明确的协议。为了拟就决定美中相互设立联络处的联合公报,基辛格助理访问了北京,这是签署越南和平协定之后的事。他是途经泰国和老挝、在访问了河内之后去北京的。而且,毛泽东主席还会见了基辛格助理。这表明,联合公报和成为其基础的会谈对中国来说是可以感到满意的。
也就是说,基辛格助理在这个时候访问北京的目的,无疑是在于“重新研究越南停战以后的亚洲的国际政治结构”,其中心课题是美中关系正常化。
包括美国在内,在西方的观察家中,许多人认为,只要美国正式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这个大原则,并决心同台湾断交,那么在以后的处置上,中国会采取相当灵活的态度。如果一味坚持迅速地解放台湾,那么,不仅对美关系会紧张起来,而且还会带来同整个西方关系的紧张,并且,这种紧张很可能使对苏关系进一步破灭,这是常识。进而,另一方面还可以指出这样的不稳因素:如果采用强硬政策,那么,陷入困境的台湾将会怎样活动呢?也就是说,台湾失去藏身之地,便可能和苏联结合。
事实上,中国本身也在警惕苏联对台湾做工作。对于美中两国来说,在邦交正常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正因为如此,在牢牢地放在两国间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上,大概是完全一致的。(续完)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5.22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