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济学人》特辑:《美中接近的综合决算》(待续)
[1973年05月]
日《经济学人》特辑:《美中接近的综合决算》(待续)
【本刊讯】日本《经济学人》周刊五月十五日一期,刊登题为《美中接近的综合决算》的特辑,由三篇文章组成。一、《美国的远东战略改变了吗》;二、《打开了闸门的美中经济交流》;三、《迅速发展的美中关系正常化》。摘要如下:
编者按语:从揭开战后世界史第二阶段帷幕的尼克松访华算起,已经一年多了。让我们一边制订一个这一年军事、政治和经济的综合决算表,一边展望一下今后吧。
一 、《美国的远东战略改变了吗》——《每日新闻》评论委员升冈忠敏扩大的新潮流
美国的远东战略改变了吗?可以说“改变了”。自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一年多以来,美中对话的时代仍在向前发展。三月底美国结束了从越南的全面撤军。虽然战火在印度支那还没有扑灭,但仅就美国地面部队进行的越南战争来说,总算结束了。在亚洲,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立化计划的出现,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同北越建立邦交;瑞典、芬兰和伊朗等国家承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象这些情况所表明的那样,新潮流仍在扩大。美国的政策转变将使亚洲改变战后的面貌。
因为亚洲还有很多未知数,所以似乎尼克松总统难以决定美国政策在亚洲的“界限”,然而这是矛盾的。美国的对华政策的两面性的色彩也很浓。根据美中两国达成的互设联络处的协议,美国政府代表自从一九四九年以来第一次进入了北京。基辛格解释说,这并不是邦交正常化。美国的政策正在后退。
为加强北越
亚洲的冷战和集团对立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现在亚洲变化的潮流,即使仅从尼克松访华之后的情况来看,也具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空前未有过的规模和内容,这是肯定无疑的。
不管美国政府如何宣传对华政策和围绕尼克松主义的正式的政策,反正美国在根本上改变亚洲政策的工作即将完成。第一,美国将不再把地面部队派到亚洲的发生新的局部纠纷的地区去。因此,今后在亚洲不至于再出现第第二个“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
就越南战争而言,当时把美国拖进这一战争的印度支那半岛的条件并没有发生变化。可以说,北越通过这次战争反而提高了地位,而且南越民族解放阵线势力由于巴黎协定现在已经得到了公认。但是,美国现在已经放弃了与其相对抗和抗争的战略。不言而喻,美国的远东新战略在于谋求“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的共处”。
民族自决的意义
美中关系实际上实现了正常化,“越南战后”局面至少将在印度支那周围国家广泛展开。在这种形势下,表明了美国亚洲战略的基本内容,即采取听任亚洲国家“民族自决”的方式。尊重民族自决的美国的新政策,在内容上来说,同美国避免重新派遣地面部队到亚洲有纠纷的地区去的态度是表里一致的。
同民族自决有关系的首先是越南。尼克松总统在仍然处于混乱状态的越南也可能会贯彻这种原则。换言之,对尼克松总统来说,只有这样才是最后解决越南问题的办法。
看来,尼克松总统已经明确地把巴黎协定的大的原则——民族自决和尊重越南人的基本权利即南北统一的两种精神纳入美军撤退后的越南政策。本来,美国并不想抛弃阮文绍政权。但是,民族自决根据形势发展,很可能有摆脱巴黎协定的表面公式的发展。
台湾问题趋于有名无实
美国的亚洲新战略的一环——民族自决方式,必将影响到台湾问题和朝鲜问题。诚然,美国还没有到决心由美国自己宣布“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的地步。但是,在美国提倡民族自决的现在,过去在美国国内暗中进行的“台湾共和国独立”运动不得不收摊,事实上正在朝着这种方向发展。
另外,实现同中国的关系正常化的路线已经纳入美国的远东战略。在最后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方面,构成障碍的显然是台湾问题。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几乎变得有名无实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台湾再三表示要履行对外国作出的许诺。当前不能想象美国会废除五四年美国和台湾之间缔结的共同防御条约。但是,这一条约已经失去了缔结时具有的那种实质内容。可以认为,根据美中上海联合公报,美国着手缩小基地只是时间问题。
美中和解背景
在我国,往往把美中关系的改善看成仅仅是美中两国之间的和解现象。但是,美中和解有那样一种很深远的背景,因此,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路线已经不至于开倒车。
纳入美国的新远东战略的“美中和解”,并不是为了从中国取得扩大经济关系这种眼前的国家利益,而是在于:以美中和解为基础,着手处理遗留下来的印度支那问题,谋求印度支那战后的亚洲的稳定。正如罗杰斯国务卿所说的那样,的确美中关系今后将进一步发展。
似乎可以认为,在尼克松访华后一年多的时间内,中国的对苏外交更加强硬了,它使中国进一步接近美国。
在越南停火后,美国的远东政策总的来说是处于重新考虑的时期。日美安全条约也是如此。日美安全条约缔结时的严峻的冷战环境发生了变化。显然,日美安全条约也迫于改变性质,以便具有新时代的内容。
在菲律宾有反对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和基地协定的呼声。马科斯政府同美国之间正在谈判修改条约。不过,从马科斯政权的性质来看,恐怕不会在谈判中提出从根本上修改的要求。在重新制定美国的远东战略的过程中,作为焦点而被突出出来的不是菲律宾,而是泰国。在泰国,还有七个战略和战术空军基地,还有四万五千名士兵,作为美国驻远东的部队来说是最多的。
东南亚中立化的前景
巨大的乌塔保战略空军基地的魅力使军队首脑难以死心。在越南遭到挫折以后,尼克松政府确实在注意在东南亚国家所发生的所谓反政府的武装起义的动向。实际上,这种动向是决定越战以后的亚洲潮流的一个因素。而且,泰国的他侬政府也大声疾呼说受到了反政府的游击队的威胁,目前并不想改变亲美政策。但是,在泰国象前总理他纳那样的新时代论者的抬头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美国国内也有人主张完全撤除在泰国的基地。另外,在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中,马来西亚等国家采取这样一种立场,即只要美军不撤除驻泰国的基地,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目标——东南亚中立化——就势必总在“计划”的阶段上踏步不前。
现在,以战火纷飞的柬埔寨为中心,印度支那形势仍然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政权撤除在泰国的基地自不待言,就连缩小基地也恐怕不会下定决心。当前将继续维持现状。但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基于越南战后的亚洲稳定的展望,被迫作出如何处理泰国基地的决断的时刻即将到来。(待续)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5.21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