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法新社报道:周总理同法新社社长马兰的谈话 [1973年05月]

  

  法新社报道:周总理同法新社社长马兰的谈话
  
  【法新社北京五月十六日电】题:同周恩来总理的一次谈话(让·马兰)
  
  周恩来总理始终还是老样子,他瘦而灵活,使人更加看不出他已七十五岁了。
  
  已是晚上七点钟了,这一天是漫长的,从早上七点钟起他一直忙个不停。然而,现在他又来了,精神抖擞,准备进行一次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谈话,在谈话中提到戴高乐将军、勃列日涅夫(常常提到)、基辛格(人们能够与之谈得来的一个人)、蓬皮杜、黎德寿和毛泽东的名字。
  
  周恩来:“可惜戴高乐将军未能来中国。他一九六六年去柬埔寨时,我们事前不知道,如果知道,我们就会设法邀请他来……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不过谈起来还始终是有趣的,因为在建立中国和法国的关系方面,戴高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毛主席在那时也感觉到必须建立这种关系。”
  
  关于乔治·蓬皮杜总统九月间访问北京的话题使周恩来总理(他在谈话中多次使用法语单词和词组)说:
  
  “这一次,蓬皮杜总统和尼克松总统将在冰岛会晤……这是一次工作会晤……勃列日涅夫去了华沙和柏林,他以后也许还要去别的国家,下个月将去华盛顿。你对美国的这个新大西洋宪章有何看法?我在朋友间向你提出这个问题,因为你是欧洲人,而这是一个涉及到欧洲人的问题……。”
  
  问:“总理先生,是属于大西洋联盟。”
  
  答:“是的,实际上那是法国独立精神的表现。对我来说,我不知道这正确与否,不过,基辛格也许是想表示美国的这种感觉:我个人认为(他强调“个人”)。他也许是想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用中国的谚语来说,那些曾‘有福同享’的国家也应该‘有难同当’。他也许故意不说得那么明确,以便让人去评论。否则,为什么要提到日本呢?也许他是想向西方国家说:你们已和我们有福同享了,因此你们也该分担困难。……的确这是欧洲年。但是,日本也许很难参加关于欧洲的会议。例如,拿裁军会议来说吧:即使在涉及欧洲的问题上,也不是所有国家都参加的。可见为了裁减东西方军队,也只有一部分欧洲国家参加。
  
  “至于欧洲安全会议,这个大陆的所有东西方国家都应参加。但日本并不属于欧洲大陆,因此,它不可能参加。然而,即使日本不参加,还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地中海国家已表示它们希望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现在,关于新大西洋宪章的建议,由于包括日本,范围就扩大了。人们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否真的必要。如果问题都应该完全由美国和苏联来解决,那就不可能进行讨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一大堆问题是应该予以解决的。”
  
  问:欧洲共同体目前是一个经济集团,但它也希望成为一个政治集团,中国领导人对欧洲建设、对欧洲共同体有何看法?
  
  答:“不管是在我们的正式文件中,”还是在联合国讲坛上,我们都支持欧洲共同体。但是,当苏联人看见我们的态度时,他们的反应是说我们支持欧洲共同体是为了反苏而支持它。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苏联人这么敏感。也许人们最近已看见他们对欧洲的态度有某种改变:过去他们似乎不愿同共同体接触,现在他们似乎改变了,想同它接触了。关于欧洲共同体,有些问题我们还不很了解。我们缺乏材料:例如,假如中国派个代表到布鲁塞尔,中国是否还可以保持同每个欧洲国家的单独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话题又回到欧洲安全问题上。
  
  答:“关于欧洲安全,欧安会能解决问题吗,能开成吗?……”
  
  又谈到美国和苏联在欧洲安全前景中的作用。
  
  答:“很奇怪:一方面,这两个大国非常急迫,它们想代表其他国家,但是如果你从外面看,你会看到它们总是想分裂其他国家。这样做是找不到解决办法的。原则上,每个国家都应该真正独立地参加欧安会,但是那些最大的国家不能接受这一点。”
  
  对勃列日涅夫特别急于要会晤尼克松总统这件事作了一点说明,总理说:“因为对于勃列日涅夫来说,一方面,他需要这样做,另一方面,他要对某些国家设置一些障碍:这是一个矛盾。我向你提出一个问题:无论是欧洲人还是全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国际缓和和持久和平。从主观愿望来讲,这是绝对可以理解的。但是有时客观发展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会有干扰和麻烦。
  
  “例如,拿印度支那来说:人们本来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解决它。协定已经签署了,不单是越南方面,还有其他有关国家也签了字,它们作了保证。法国和中国都签了字。在老挝,两方已签署了协议。现在唯一剩下的就是柬埔寨了……。”
  
  稍后,周恩来总理谈到中国外交的主要原则,即由于一个大国的撤出而在世界这里或那里出现的真空,将只能由这个获得解放的国家来填补。
  
  “又如雅尔塔,苏联和美国曾在那里把世界瓜分成势力范围。你知道,那是一个秘密协议。后来,美国先从中国撤退了,接着苏联也撤退了,存在什么真空吗?不存在,是中国人在填补了这个真空。”
  
  最后一点想法:“世界上的事情有时是很奇怪的,现在还有一些人想把我们包括在他们的大家庭里。”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5.19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