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日本《朝日新闻》刊登团野信夫的访华观感 [1973年05月]

  

  日本《朝日新闻》刊登团野信夫的访华观感
  
  《文化大革命七年后的中国》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四月十七日——二十日分四期连续刊登农政评论家、《朝日新闻》社社友、日中农业农民代表团成员团野信夫写的访华观感,总标题是《文化大革命七年后的中国》,摘要如下:改造国家的群众力量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已经七年了。
  
  文化大革命怎样改变了中国?带着这个问题,从三月到四月,用三周多时间周游了中国。
  
  如果归纳一下这次旅行的印象,首先,整个说来是令人感到光明的。感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也无论是工厂还是人民公社,都从官僚行政中解放出来了。谈话也很坦率,毫不掩饰,而是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你就按照这个去参观吧。第二,充满信心和朝气。第三,总的来说是干部和领导阶层变得年轻了。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老、中、青三结合的介绍。
  
  农业发展的扎扎实实一目了然。十年来每年持续增长百分之五,去年歉收,但粮食的不足已由储备来补上了。在从上海到广州的一路上,乘汽车旅行了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五省。耕地的规划整理是很漂亮的,新建的灌溉渠比比皆是。过去连一棵树也没有的秃山几乎都绿化了,公路和铁路两旁的树木也长高了。
  
  在上海和北京,曾到国营百货商店去看了一下。商品品种显著增加了。顾客也很多。物价稳定、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这是确实的。在上海,参观了早市,肉和鸡蛋也很丰富,而且,蔬菜的品种很多,营业时间是从上午五点半到晚上十二点半,想尽办法方便工人,这样的市场恐怕在世界上还是未曾有过的。
  
  经济建设不是采取象苏联那样的重工业优先的方针,而是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基本路线。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这个顺序是在六○年前后确定下来的。而经过文化大革命更加巩固了,一步一步踏实地前进。自力更生是贯彻这条路线的保证,并由此产生信心。议论问题不只限于在行政机关和党内进行,而是在群众面前揭露所有矛盾,在互相批评中找出方针,这种办法是文化大革命的基调,也就是群众路线的实践。这就出现了一方面掀起群众运动,一方面使领导干部从中受到教育的现象。群众本身参加政治活动的意识和参加建设的热情都得到了发扬。之所以使人感到有朝气,我认为是群众中潜在的力量通过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而表现出来了。整体优先得到证实“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现在已席卷整个中国。我访问了这个大寨,切身感到发挥人民集体力量的伟大。开山填谷,修起层层梯田,打井、建蓄水池、修灌溉渠、建设住宅,用很少的人力就能建起我们说的那种山村。真正是“愚公移山”的典范。
  
  大寨方式首先扩展到附近的人民公社。登山一望便可以清楚地看到邻村山谷和耕地的落后状况,不过,正在逐步地追赶大寨。今年,大寨方式已扩展到整个山西省。改造自然将进一步加速。这证明集体主义路线是更为现实的。消灭社会的差别在西安的大街上,有“青年们!到农村去”这样的红色标语。初中、高中毕业的城市青年们将陆续奔赴农村,和农民一起挥动铁锹。
  
  据说,仅在延安地区,就有北京青年三万人。他们在一面向农民学习、一面把知识献给农村的工作中,以及在消灭农民和工人、农村和城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所谓社会三大差别的工作中,找到了生存的意义。
  
  在认识上能够发生这样的变化,去农村的青年如此之多,这在日本是难以置信的。这也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成果之一。
  
  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和日本一样,是死背硬记的教育,拼命追求考试,争上名牌学校。在中国有三门干部这句话,如果用日语来解释,这些干部就是洋粉干部,耍小聪明、夸夸其谈的人物,而如果这样的干部增加了,就会形成脱离群众的特权阶层,也将产生修正主义。以平等的幸福为目标中国对它认为是社会帝国主义的苏联的谴责越来越激烈。那么,中国追求的社会主义是什么呢?这是极其简单的,总的似乎就是希望全体人民都过上平等的幸福生活。如果努力工作就会得到报酬,不允许把自己的享乐建筑在他人的劳动上的剥削者和特权阶层存在,据说,这样的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即便在公害问题上,不论需要多少钱,也是以防止人民受害第一、经济问题第二为原则。
  
  还认为,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中国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要实现。去掉私心,不仅对个人,而且是对集体、国家都应该适用的原理。
  
  被认为是理想主义的东西,在未来的中国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站住脚;另外,将如何在七亿人口——仍在增加——的人类集团的实践中体现出来,这点还不清楚。但似乎可以说,现在中国前进的方向则是人类社会最初的宏伟尝试。
  
  当访问苏联的工厂时,无论哪个工厂门口都挂着列有其工厂的生产指标、生产率和上一年利润的实际成绩以及当年目标的图表。通过企业相互间的合同,把质量管理费和利润拨用于工人福利和工资,由于这样的生产刺激和推动,职工中的党员增加了。其效果如何呢?粮食生产还不能自给。工业去年也没有达到指标。柯西金总理说“资金和资材被浪费了,设备也闲着无用”;勃列日涅夫每年都警告说“集体农庄虚报生产和缴售的数字”。刘少奇路线受到利别尔曼设想的影响,毛泽东把他作为反面教员。这两个国家用各自的实际成绩证明了其结果。
  
  在中国无论走到那里都可以看到是按毛主席指示办事的。的确和苏联不一样。
  
  看到这些,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是毛泽东的神化。他的著作一贯是促进个人的自觉与自愿,而不同意神化。但如果一想到过去的中国,人民群众把创建了今天的中国的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看作是大救星,不妨说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毛泽东的一贯理论,经过实践的检验,就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5.06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