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各报纷纷发表社论评我代表团访日
[1973年04月]
东京各报纷纷发表社论评我代表团访日
【本刊讯】东京各报纷纷发表社论评我代表团访日。
《每日新闻》十五日发表题为《迎接廖承志访日代表团》的社论说:
“中日友协代表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向海外派遣的、最精心组成的大型代表团,从这里可以知道中国是如何准备和日本扩大友好。这个团选择在非常需要充实日中正常化内容的时期,作为推进真正友好的绝好机会,我们对代表团一行表示衷心的欢迎。
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深刻留心的是,中苏对立是铁的事实。在东京召开的亚远经委会上所表明的围绕亚洲安全保障问题的争论,使人可以知道中苏对立的激烈程度。另外,中国方面对合作开发秋明油田的反应,使人痛感到日本外交的困难性,尽管它站在中苏对立的局外,要虚心地同各个国家加深友好关系,但却不容易被理解。(日本)需要做出努力,对美、中、苏任何一国都要抓住所有机会,说明日本的真意,以求得理解。
《读卖新闻》十六日以《迎接中国的访日代表团》为题发表社论说:
这是日中邦交恢复后最初的大型民间交流,衷心欢迎。频繁地开展日中间的人员来往和文化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友好气氛,而且可以加深对相互的立场和想法的正确理解。包含着误解的单纯的气氛容易瓦解,是脆弱的。为了发展不同社会制度的两国的友好共处关系,双方需要对对方的“异”有正确的理解。
《朝日新闻》十六日发表题为《欢迎廖承志访日代表团》的社论说:
我国要回顾一下最近被有的人看作是停步不前的日中关系,将此做为增加友好的具体内容的一个绝好机会,衷心欢迎访日代表团一行。通过交流和会谈,坦率地提出日中间存在的几个问题,缔造真正友好的基础,是最有意义的欢迎。
日本的外交,处在中国、美国、苏联三国展开的多极的国际关系中,必须走困难的道路,也正因此,当然需要慎重。仅仅是分离地去搞日本和中国、日本和美国、日本和苏联的两国间外交,是不能从这个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杀出一条路来的,而要求具有同亚洲广泛的国家间建立起友好关系,缔结亚洲和世界的和平这样一个雄伟的展望和政策。联合声明中记载的和平共处和不在亚洲谋求霸权的原则是出发点。我国不应该拥有威胁别国的军事力量。不具有辽阔的国土、又几乎没有资源,在政治发言权上也自有限度。这样一个国家,只好靠同世界各国间的自由经济交流来生存,因此,和平也是最大的目标。日本的对外政策具有以经济接近为主,缔造同各国间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维持和平的倾向,从这种意义上是自然的。在开发秋明油田问题上,也希望政府能坦率地说明日本的立场,努力求得(中国的)理解。
《东京新闻》十六日以《欢迎中国的友人》为题发表社论说:
中国让这个大型代表团访日,肯定是因为愿同日本友好,也是在对亚洲外交政策中特别重视对日关系的证据。进一步说,也有对在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国内产生的“中国的问题大致上完了”的气氛警告的意思。还可以推测是因对日本政府的对苏政策和对台湾态度有不满,有通过政府和民间两条腿外交要求日本方面考虑的意图。如果提起这些问题,日本方面必须认真、老实地对待。不用说,两国关系的基础是日中联合声明。在这个声明中,日本方面反省过去,两国要以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惠的原则确立和平,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作出贡献。从这个立场出发,我国必须坦率地(向中国)说明我国在对苏政策上的想法。在被中国认为是个问题的秋明油田开发上,应讲清日本需要得到资源和从长期看它与缓和紧张政策的关联。在明确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这一前提下,如果政府在继续日台航线上要求中国方面考虑,应把这个意思讲清楚。就这些问题马上求得同意本来是不可能的。因此,重要的是要互相开诚布公地谈、相互了解对方的立场。展开激烈的争论也好。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存小异求大同。因为“不打不成交”。
《日本经济新闻》十六日发表题为《迈开走向万古常青的日中友好的交流的第一步》社论说:
日中关系现在还有许多悬案。作为日本也有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不能光满足于一时性的欢迎气氛,而应把此看作是睁大眼睛正视现实的机会。日中联合声明明文规定,应根据两国关系过去的黑暗的历史教训,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航空协定、贸易协定进而缔结海运、渔业、邮政等有关政府间协定。其中至少应该说,做为扩大相互理解和来往前提的航空协定的谈判仍未走上轨道。政府首脑和外务省当局本来应该努力进行包括缔结和约在内的谈判,但到底怎么样呢?经济界,虽然也热心于在欢迎“廖代表团”委员会里出头露面,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否也太乐观了呢?这次的交流不应该流于一时的兴奋,重要的是通过日中双方的坦率的对话,重新确认应该做的事情。也希望中国代表团充分理解日本国民希望善邻友好的愿望,忠实地认识现在的日本和日本人。新的日中关系史只有靠两国国民的合作才能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产经新闻》十六日以《迎接中国访日团的态度》为题发表社论说:
派遣这样强有力的代表团,显示了中国方面加强日中友好关系的强烈愿望,值得欢迎。但是,促进日中亲善关系即使用一句话可说出来,但用具体的事实来证明它却是不简单的。邦交正常化虽然实现了,但两国之间包括航空协定等一系列的实务协定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问题仍然残留着。这些事是使两国的互惠平等关系具体化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可能使日中亲善关系从单纯的气氛发展为有实质内容的相互补充的关系。为此,最重要的是贯彻使日中邦交正常化实现了的那个“存小异、求大同”的精神。同时,日本方面还必须考虑的是同第三国的关系。促进日中亲善千万不能产生同任何第三国的摩擦。特别是在对苏关系上,需要给予格外的注意。因为日中关系的前进如果导致中苏对立的激化和日苏关系的后退,那是与日中所寻求的亚洲的稳定背道而驰的。首相和外相准备和廖承志会谈,趁这个机会,一定要努力使中国理解日本方面对中苏两国等距离的基本态度。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4.18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