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刊文章:《中国参加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东京大会------经受考验的亚洲外交路线》
[1973年04月]
日刊文章:《中国参加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东京大会------经受考验的亚洲外交路线》
【本刊讯】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四月十日一期登载它的编辑部次长小木曾功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参加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东京大会——经受考验的亚洲外交路线》,摘要如下:北京外交的真空地带
中国业已决定参加四月中旬举行的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东京大会。人们期望说,这“将是具体预测”中国虽然回到了联合国等国际社会却依然包着一层面纱的北京亚洲政策的一个“是初的机会”。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对华外交都已正常化,北京对欧洲和非洲的外交攻势进一步积极起来了。但是,东北亚的韩国,东南亚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各国,乃至西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等亚洲远东的大部分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却多半处于冻结外交或没有邦交关系的状态,没有建立正常的关系。
在这样情况下,韩国也显示了要刮目相看中国的热情。东南亚国家联盟国家不久也将在曼谷举行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外长会议。同时,印度等国也已表示将以向前看的姿态对待改善同北京的关系。不过,事关紧要的中国对亚洲外交的具体路线尚未详尽提示。中国通过联合国大会和各种联合公报只是强调了“大原则”。
因此,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地区内的各国自不待言,就是美、苏等区域外的成员,也正在注视着东京大会,它们希望从中国在登上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这个地区合作舞台的东京大会上的开头发言中,得到领会北京的亚洲政策的线索。因为,即使不说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的亚洲外交是“远交近攻”,姑且不谈对分裂国家的南方,就是对亚洲的中小国家,看来也是一个空中穴,或者是象在真空地带挖了一个“洞”。中国也采取热情的态度
中国在“越战以后”这个亚洲的转变期中,对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工作怀有不寻常的热情,这已为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吴纽的北京之行所确认。北京对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态度的变化,是使人们普遍做出这种推测的一个因素,即中国在东京大会上‘“或者推行发展亚洲经济的外交,或者从政治方面对其对亚洲的政策开始承担义务。至少会表明有关具体实施政策的一个大纲”。
对中国方面来说,也已经到了必须把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这个地区合作机构作为舞台来展开多边的亚洲及远东外交的时期。劲敌苏联的外交,在越战以后的今天,已于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建立了政治、经济的立足点,并要把已十分冷却的对印度尼西亚关系恢复到苏加诺时代的亲密程度。同时已经开始使用经济手段来摸索积极的对菲律宾关系。在目前这种时刻,中国也不可能继续把东南亚作为北京外交的真空地带而放任不管。
如果说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关系正常化主要是起因于中苏之间紧张局势的扩大,那么坐视苏联加强对亚洲、远东特别是东南亚的影响,这对中国的安全保障显然是不利的。可以说,对于作为亚洲政治、经济外交的多边性舞台的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也存在着中国方面必须加以接近的“家庭情况”。
另一方面,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也有不可缺少地区性的潜在超级大国中国方面的合作的理由。从中国的繁荣昌盛,回到了国际社会,和对非洲、中南美、一部分亚洲国家的强大影响,以及这些国家的信任和作为两极之间的结构的核心地位等政治方面来看,这也是自不消说的,就是经济上的考虑也不小。
七十年代开发亚洲经济的一个关键,就象亚洲开发银行的调查和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所主张那样,是提高农村地方的经济水平以缩小同城市之间的“差距”,同时要防止在贫困的南方国家中城市问题的恶化。而中国以农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此是大有参考价值的。因为亚洲是农村,所以能够学习中国的建设方式的地方是不少的。曼谷的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总部三月十三日发表的年度调查报告,对中国式的经济发展也予以高度的评价,认为今后要加以学习。在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这个“世界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要以中国的战略作为有力的楷模。同时,中国也有具体实现发展的专家、技术、战略哲学和经验。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想要在实效方面与理论方面利用它。这就是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之所以把新的关心集中于中国的经济因素。加紧对华关系正常化
中国回到了国际社会,越南、老挝实现停火即所谓越战以后的时代已经开始,各极之间的世界政治有了稳定,等等。在这样一个“转折期”,那些一直地处中国外交的真空地带的亚洲、远东国家,也自动地开始要求调整同中国的关系。这就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迄今同中国的外交关系正处于冻结状态或没有邦交的国家,已开始寻求正常的关系(建交),同时出现了对杜勒斯外交以来的对抗结构要果断地进行剖析的倾向。
在越南战争大规模逐步升级的时代,名副其实地以“反共十字军”诞生并自封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的大国的印度尼西亚苏哈托政权,如果同中国的外交解冻,就会和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对华关系正常化以及中美进一步接近相辅相成,而对亚洲那些没有承认中国的国家产生很大的冲击。
但是,事关重大的中国的对亚洲外交路线仍然是个未知数,所以亚洲、远东各国对中国参加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东京大会,都是洗耳倾听的。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4.11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