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评述:《中国接近地中海和非洲》
[1973年03月]
日报评述:《中国接近地中海和非洲》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三月十八日刊登一篇述评,题目是《中国接近地中海和非洲,稳步地打下楔子,同苏联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全文如下:
中国最近在加强同地中海和非洲国家的友好方面,正在稳步地取得成果,似乎压倒了在这方面稍为逊色的苏联。
围绕着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动向,仅就二月末以来的重要事件而言,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飞机进入中国,中国冰球队访问罗马,在亚丁举办中国经济贸易展览会,首任驻希腊大使周伯萍赴任,埃及外长扎耶特访华,等等。特别是在扎耶特外长逗留期间,中国的姬鹏飞外长两次同他举行会谈,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充满了友好的气氛。
现在,中国就在最近一、两年里不遗余力地扩大了同被称为共产党国家的“叛逆者”的南斯拉夫以及马耳他、塞浦路斯、苏丹和埃及等从地中海、非洲到中东的国家的友好关系。据说中国同利比亚建交也只是时间问题;除以色列外,中国在地中海和北非所有的国家建立大使馆的日子似乎也已不远了。
同在政治路线上被称为“右”的西班牙建交曾给一部分人以“意外”之感。不过,中国似乎认为,同相互承认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等外交原则的国家逾越不同的政治制度而积极地进行交流是理所当然的。
以文化大革命收尾和内政稳定为背景的中国在全世界开展了活跃的外交活动,而中国接近地中海和非洲国家突出了它要削弱和排除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的战略,实在意味深长。中国看到去年夏天以来苏联和埃及的“不和睦”而敏捷地接近了埃及,就是一个好例子。中国在苏丹也在它驱逐了苏联的技术人员之后成功地把中国技术人员派了进去,把苏丹拉到了自己一边。地中海和非洲地区将来可能成为苏联的石油资源及其他各种矿物资源的最大的供应地;甚至有人说现在地中海已成了苏联地中海舰队的“水池”。正因为如此,中国打算在这个地区打进一根大楔子。中国也许还在谋划通过取得非洲不结盟国家的支持而更加有利地展开中苏在国际社会中的较量。
本来,西方外交人士中也有人怀疑地中海和非洲国家接近中国的真正意图。他们说,马耳他、塞浦路斯等旧殖民地国家接近中国的目的在于牵制旧宗主国以及美苏,而埃及和苏丹等国家显然是为从苏联取得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而利用了中苏对立。如果是这样,那么,苏联等国不会袖手旁观,中苏对地中海和非洲的“争夺战”已更加激烈了。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三月十二日刊登戴维·博纳维亚从北京发回的一则电讯,标题是《中国在地中海交朋友》,摘要如下:
在宣布与西班牙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中国已经同除了以色列和利比亚以外的所有地中海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离地中海如此遥远的国家来说,它在那里的政治地位现在是非常强大的。它在巴尔干有很要好的朋友。它除了同法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有着友好关系以外,还得到这两个国家内的“毛派分子”对中国公开表示的钦佩。北京公开声明自己对以色列持敌对态度,从而在阿拉伯世界交上了朋友。有影响的埃及新闻工作者穆罕默德。海卡尔最近曾走访中国总理周恩来,同他作了一次范围广泛的谈话。
甚至在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也有中国的大使。单单同利比亚还没有建交这件事看来相当奇怪,这个问题无疑到时候是会解决的。希腊的一名代办已经在上个月到了这里。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3.23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