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评论:《蓬皮杜访问中国:法中关系》
[1973年02月]
法新社评论:《蓬皮杜访问中国:法中关系》
【法新社巴黎一月三十一日电】(塞尔日·德甘布尔)评论:蓬皮杜访问中国:法中关系
九月份,蓬皮杜总统将成为正式访问人民中国的第一位西欧国家元首,但并非西方世界的第一位国家元首,因为他的访问是在尼克松总统的访问之后一年半的时间进行的。
观察家预料,蓬皮杜总统的访问是要谈两国自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所建立的特殊关系,一九六四年法国是同北京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第一个西方大国。
巴黎和北京间的关系良好并不只是由于建交早,而是因为,在外交和思想意识(叫作两条战线)上同美国和苏联进行斗争的人民中国高度评价戴高乐将军的反抗霸权的政策。
法国始终坚持认为,必须让中国参加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否则,解决就是没有把握的。这种主张现在得到了酬报,这就是北京经过长期持保留态度之后,终于同意出席可能于二月二十六日在巴黎召开的关于越南问题的国际会议。
但是,除了这些偶然性因素之外,蓬皮杜的访问反映出,法国关心亚洲升到国际舞台的前列,共和国总统去年十一月接待苏哈托总统时特别表示了这一点。印度支那战争的结束给他提供了在这个地区发挥更积极作用的机会。
蓬皮杜去北京,将实现戴高乐将军因去世而未能实现的计划。由于他实行一
项在东南亚保持影响的政策,他将执行他的前任在一九六三年确定的政策,即主张越南中立不受大国干涉,但又主张同一些大国参加越南的复兴事业。
不过,观察家指出,在西方大国中,法国不再享有中国对它的排他性感情。自从去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以来,中美敌对状态已经缓和。特别是英中关系自一九七二年三月以来也已正常化。伦敦和北京互换了大使。
今天,北京的眼光似乎转向伦敦,它对伦敦的情意也许与它对巴黎的一样深。与俄国人相反,中国人支持英国参加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将因此而得到加强。此外,在北京的眼中苏联已代替美国成了主要敌人,并且,中国人不会看不见,巴黎和莫斯科的关系是密切的,伦敦和莫斯科的关系是不信任的。经济专家们还看到,法国对中国的出口在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得到了发展,在整个文化革命期间仍然保持着,在一九七一年有巨大增长,而在一九七二年却突然下降了。这次下降是在没有续订中国购买贝利埃卡车合同之后发生的,贝利埃卡车的主要竞争者是英国人。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2.03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