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刊载艾尔索普发自重庆的报道:《中国人非凡的创造资金的才能》
[1973年01月]
《华盛顿邮报》刊载艾尔索普发自重庆的报道:《中国人非凡的创造资金的才能》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一月三日刊载约·艾尔索普在重庆写的一篇报道,题为《中国人非凡的创造资金的才能》,全文如下:
当我坐着摇晃不定的飞机前往我在旧中国所最熟悉的另一处地方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在脑海里寻找问题的答案就好像关在笼子里的松鼠追赶自己的尾巴一样。我刚刚看到了以前所熟悉的云南省发生了十分巨大的、令人莫解的变化,当然很想弄清楚发生变化的原因。
我认为记忆中的遥远的往事和最近的经历终于提供了最好的答案。我记得在珍珠港事变以前的日子里,曾经在原先的缅甸公路附近举行过一次有趣的野餐。我们坐在山岗上。在远处的深邃峡谷中,浩荡的萨尔温江奔腾而过。从山顶到江边,数百块小片稻田一层一层地分布在陡峭的坡地。
当时的情景,我总是铭记不忘,理由很简单:这些稻田所体现的世世代代永不疲倦地创造资金的劳动使我深受感动。从一无所有,终于在这个贫瘠的山区建成了一些稻田来维持五个孤立的小村落的生活。
至于最近的经历,我认为只有一次云南的殷勤的东道主想要蒙骗我。我曾要求让我去山区参观一个比较贫穷的公社,以便同我以前看到的情况作一番比较。然而没有这样做,在我就要离开该省的最后一天,他们带领我参观了一个位于山脚下的土地肥沃的生产大队。
虽然如此,这次参观毕竟是一次令人惊讶的经历,因为人们对他们已经完成的事业是非常自豪的,而他们的成就的确也颇为惊人。这个通常约有四千来人的生产大队自力修建了一条七公里多长的小灌溉渠,可以一年四季长年引水进田。
这个公社在山区建成的水库比别的公社通常拥有的水库要多,此外,产量高,养猪多,新建了一些小工业,等等。请注意,所有这一切都是人们自己搞出来的,除了上级给一些指导(当然偶尔也会给以威胁)外,没有任何东西驱使他们这样做。
在飞往重庆的途中,我终于突然想到:最近的这次经历和遥远的往事是有着非常直接的和密切的联系的。这个联系就是我三十多年前在萨尔温江的峡谷里所看到的中国人非凡的创造资金的才能。而新中国只不过是把这种才能加以利用和指导罢了;也许这是我过去的看法——现在也如此看。
我发现,这样来看问题,就使我在云南所看到的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得到恰当的解答。就举昆明机床厂为例吧,国家对它投资三千八百万元人民币(不到一千六百万美元!);它拥有数百台出色的机床,其中有一半是它自己造的,它每年出产几百台十分先进的新机床。还有一家纺织厂,大量生产着适宜于在云南的气候条件下穿用的布匹,这些布匹全都实用、耐穿,其中许多品种十分美观。它开办时从云南省政府得到的投资是微不足道的。省政府现在每年收回百分之百的利润。虽然如此,这个工厂还是靠剩余的利润不断扩大。
在别的国家谁会想到有这样的事:靠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一家简陋的战时机床厂的残余,再加上相当于几十万美元的人民币(因为三千八百万元的人民币是在十年或十年以上的期间内逐步提供的!)就着手兴建一个机床厂?谁又会靠更要少得多的投资白手起家,建设一座纺织厂,而其目标是要变成一个拥有两千万人口的省份的主要纺织品供应者?或者关于这方面,谁会想到完全靠人工来挖掘一条七公里半长、部分地采用石块砌成的水渠,以保证几百公顷的土地可以一年两熟呢?谁又会设想去做我在云南农村看到的其他种种事情呢?
中国人很自然地会想到这一切事情,这就是对上述问题的简单的答复。在工业方面,他们已经在一些地方,如香港,多次创造过像云南纺织厂那样的业绩。在农业方面,可以证明我的答案的是上面提到的萨尔温江峡谷的那个坡地。总之,在新中国,有十分大量的东西是旧中国的,但是却是按照一种完全新的方式把它们组织起来。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3.01.16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