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日刊文章:《莫斯科会谈后的日中关系》 [1972年09月]

  

  日刊文章:《莫斯科会谈后的日中关系》
  
  文章说今天仍然是美苏“两极”的世界。苏在西面要把美的影响力赶出整个欧洲;在东方企图切断“自由亚洲”与美的联系,更现实的是苏中之间的对立
  
  文章具体揭露苏到处伸手,扩张势力范围。说苏已控制了养育日本生命的海上交通线,这是左右日本命运的大事
  
  【本刊讯】日本《民族和政治》杂志一九七二年七月号刊登了斋藤忠(《日本时报》的评论委员,曾任海军省外交委员)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莫斯科会谈后的日中关系》。摘要如下:
  
  美国总统尼克松和以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为首的克里姆林宫各首脑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的会谈,也给日本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他国家的立场上带来了重大的变化。
  
  这次会谈表明,世界今天仍然是一个有两个极的世界。三极化和多极化的喧嚣,清醒过来,也只不过是一时的虚无的冲动而已。
  
  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匆忙接近的行动给苏联的冲击,似乎是超乎预想地巨大。那是何等猛烈的冲击,看一下那以后苏联集体领导疾风般的反击,也是很明白的。如此认真、彻底的反击,这在苏联的外交史上也是找不到先例的。
  
  尼克松访华前不久,一九七一年五月,苏联和埃及签定了友好合作条约。签定这个条约是苏联向中东地区扩张的第一步。特别是,苏联势力向地中海的扩张是完全令人头晕目眩的。
  
  那以后三个月,到同年八月和印度共和国签定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名为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但事实上是军事同盟条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并且,这个条约当然发展到了苏联介入到十二月的印巴战争。
  
  苏联包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布局包括印度、北越和北朝鲜,吸收锡兰,再拉进孟加拉国,正在稳步而顺利地形成。并且,不必说,同这些亚洲国家的接触构成了苏联最近不断主张的亚洲集体安全保障体制的基础。
  
  在此期间,七一年十月勃列日涅夫访问法国,苏联以召开全欧安全保障会议为目标,对西欧展开攻势,开始实现其世界政策了。归根到底,这是牵制美国的作战。
  
  恐怕谁都明白,苏联这种对西欧和平攻势的目标就在于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名存实亡,把支撑它的美国的影响力从欧洲赶出去,进而策动西欧同美国断绝关系。
  
  如果知道了苏联的意图在于摧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使美国和西欧断绝关系,孤立西德的话,那么西欧首先应该争取的理应是强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应确立西欧同美国的团结。但是,苏联巧妙的和平攻势却想从根基上摧毁西欧的抵抗。
  
  这种攻势的形式在亚洲也完全相同。苏联现在正在亚洲一步步地建立的是加强亚洲各共产主义国家的团结。以此为基础去摧垮自由亚洲。把美国的影响力赶出亚洲。
  
  现在美国正要主动将其兵力撤离亚洲。英国也以一九七二年为期限,撤回苏伊士运河以东的所有兵力。在苏联看来,这肯定是绝好的可乘之机。
  
  苏联的势力现在在陆地上开始象洪水般地侵入亚洲了。同时,与此相呼应,以统治包围亚洲大陆的海洋为目标,苏联海军正在日益强化控制印度洋的活动。
  
  苏联的友好条约网罩住中近东,包住欧洲而且正要向亚洲扩大其统治力量。
  
  以这种事态为背景,印度次大陆的战争打起来了。并且在这个战争中印度的胜利,结果使苏联的统治力量进一步渗透到了南亚。
  
  今天,孟加拉湾上的两个群岛——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已经变成了苏联海军的根据地。环抱亚丁湾口的索科特拉岛也回到他们手中。
  
  而且,现在苏联的手又想伸到新近才取得独立的孟加拉国的吉大港。不必怀疑,苏联的政治影响力也正在深深地渗透到孟加拉国。
  
  现在,苏联新取得了修复吉大港和打捞沉船的权利,这一方面也是为了把它作为向孟加拉国扩大统治力量的基点,另一方面,必须把这看成是为了控制印度洋而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布局。
  
  苏联的这种活动的第二个重要目标大概就是要重新打开自中东战争以来被长期封闭的苏伊士运河。这一天到来之后,苏联在地中海集结的强大舰队将可以极其容易地开往印度洋,以至和印度洋舰队汇合。
  
  我们必须深刻地考虑这种事态给印度洋沿岸各国带来的心理上的重大影响。
  
  这是具有左右日本命运的重大影响的事态,在这里也就不必一一具体列举可能性来说明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失去了所有的海外领土。甚至南库页岛、千岛和北海道的一部分也被苏联非法夺去了。冲绳各岛也好,内南洋群岛也好,也都失去了。仅仅在西太平洋的边边上剩下的四个火山岛,不产石油,不产铁,铀、锡、锰、橡胶——什么也不出产。
  
  尤其严重的问题是石油。在我们列岛上贮藏的石油总量仅仅能维持我们五十天的需要。如果这个运往日本的船舶交通路被切断的话,那么我们一亿同胞仅仅两个月就非在海上挨饿不可。我们整个生产就将停止。失业者将大群地拥上街头。已经没有石油,没有工业原料,甚至粮食也不能确保。一亿日本人将轻易地在孤岛上自我毁灭。
  
  日本所消费石油的百分之九十实际上是从中东运过来的。是通过苏联海上势力所控制的印度洋运过来的。
  
  日本不能不把它赖以维持生命的海上大动脉寄托于苏联。
  
  在莫斯科来说,如果要使日本的意志屈服的话,那么在他们手中,已经在我国北边的固有领土择捉岛上设立了核进攻基地。而且,他们在亚洲大陆上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也已经建造了两个核进攻基地。在这些基地上,他们所配备的核弹头导弹的射程超过了四千公里。从他们在满洲国境上的贝尔湖核基地到我们日本海岸的各城市仅仅不过一千二百公里。
  
  除这些基地之外,再看看在我们眼前的大陆彼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集结着超过一百二十艘的远洋潜水舰群。其中有二十艘是核潜艇。如果有必要的话,更多的潜水艇将被派到远东海面来。
  
  而且,印度洋事实上已经在苏联的支配之下。他们已经现实地把养育日本生命的海上交通线控制在自己手中了。
  
  另外,如果他们接近台湾的活动取得成功,台湾海峡如果出现被置于苏联海军支配之下的局面,那么日本的命运将处于他们双重慈悲之下。
  
  我们知道这样的事实,早在三年前,在苏联国家情报机关国家安全委员会中闻名的大间谍维克托·路易斯曾经在新闻记者人员的假面具下接近过台湾。
  
  苏联的意图在于用他们所提倡的亚洲集体安全保障体制赶走日美安全保障体制。
  
  对西提倡全欧安全保障体制,向东则展开亚洲安全保障体制的攻势,这两者是苏联世界政策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并且,就象要在西面把美国的影响力赶出整个欧洲一样,苏联的目的是企图在东方切断自由亚洲和美国的联系,破坏亚洲各自由国家的团结和孤立日本。
  
  比这更现实的问题是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日益加深的对立和抗争。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上的四十四个师就是这种对立的最大的象征。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深刻铭记在心的是,要认识所谓多极化的今天世界的现实,其实仍然是两极对立的世界的事实。并且应该觉悟到,我们日本是和西欧以及美国一起,支撑与之对立的另一方世界——自由世界的三根支柱之一。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9.07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