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

字号:        

在访华回国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施罗德谈中国之行(开场白全文) [1972年08月]

  

  在访华回国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施罗德谈中国之行(开场白全文)
  
  【本刊讯】波恩消息:西德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施罗德七月三十一日在波恩举行记者招待会谈他的中国之行,开场白全文如下:
  
  我去中国旅行的着眼点有两个:第一是为了发展德中关系和使这两个国家接近作出贡献,其次是为了在当地了解情况和介绍情况。
  
  鉴于中国在当今世界政治关系中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次旅行是十分重要的,这种重要性提醒我们去同世界上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关系“正常化”。同时,我想指出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在尼克松总统对北京的访问中,此外,我还要指出的是:日本田中新政府正在努力取得同中国的积极关系;中国进入联合国以及它作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最后我要指出的是日益壮大的欧洲共同体,中国对它的发展十分注意。
  
  应该在这种背景下来看我的中国之行在北京头六天的政治会谈。我最重要的会谈伙伴是周恩来总理、乔冠华副外长和外贸部副部长李强。我想特别提一提我同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作家郭沫若的会晤,他曾把《浮士德》译成中文。他现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首先有这样的特点,即总理了解德国,同德国有关系。因为他在二十年代初在柏林的康德大街居住了大约一年。所以德国对总理来说不是一个遥远的地方,而是一个总理同它亲自有过接触的国家。总理对德国和欧洲目前发展状况的兴趣和他对这方面情况的详细了解,是出众的。此外,我还想补充说,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中国享有崇高的威望,因此对德国有着一种特别的关系。
  
  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位总理认为,本来不必象日本与中国关系那样,用“正常化”这个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中国之间仅是简单地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而不是一件首先需要排除严重障碍的事情。周恩来对欧洲共同体发展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我们谈到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对外贸易,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投资,货币问题。使我感到吃惊的是,总理竟透彻地了解联邦银行两天之前不得不接收的美元总数——这说明周恩来所具有的专门知识。我们还谈到欧洲同美国的关系,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欧洲贸易及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的问题。很显然,我们也交换了对苏联政策的分析和想法。
  
  我和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进行了将近四天的长时间会谈。我们讨论的题目是广泛的,我想把这归纳起来称为深谈世界大事。我们当然特别彻底地讨论了德中关系的状况和发展。双方在北京取得了共同的看法:对于不久建立外交关系没有任何障碍。书面写下了这个看法,并签了字。
  
  我回来的第二天,在联邦总理的同意下,我在外交部长的休假地方向他详细地报告了这一点以及我在北京的全部会谈的经过和我对中国的其他印象。
  
  我现在希望,我们很快地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具有那种简单的正常状态,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并且时机已成熟。
  
  我想补充一点,除此以外,象德国这样一个处在分裂状态的国家,恰恰在它的外交关系中应有尽可能少的不正常现象。看一下世界政治形势和最近两年的变化,就证明了我刚才所说的。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72.08.05


上一页 本月目录 本年目录 总目录 下一页